时间: 2025-05-02 00: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3:32
玉楼春(落花)
作者: 刘景翔 〔宋代〕
可怜又误江南景。
雨腻风喧愁入暝。
依稀碧玉水边魂,
憔悴绿珠楼外影。
点点随人习远近。
薄幸相逢情怎忍。
年年三月化香尘,
天上人间看梦醒。
这江南的美景令人怜惜,却又让人感到误解和遗憾。
细雨滋润,风声喧闹,愁绪随着夜幕降临而增添。
依稀可见水边的魂魄,宛如碧玉般清丽,
而那楼外的影子却显得憔悴不堪。
点滴的离愁随人而去,变得遥远而近。
薄幸的相逢,情感怎么忍心放弃?
年年三月,花香化作尘烟,
天上人间,只能看着梦境醒来。
刘景翔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江南的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产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刘景翔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情感的纠结。
《玉楼春(落花)》是一首感情丰富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春天的迷人景色与内心的深切感受。开篇“可怜又误江南景”便道出了对美景的怜惜与对生活的无奈。江南的美景令人向往,但同时也带来了误解和失落。
“雨腻风喧愁入暝”一句,描绘了细雨与喧闹的风声交织在一起,愁绪也随之在夜幕降临时弥漫开来。此时,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既有对自然的感知,也有对内心情感的反思。
接下来的“依稀碧玉水边魂,憔悴绿珠楼外影”则通过意象的转换,表达了对过往恋情的追忆与思念。碧玉与绿珠象征着美丽与青春,而“憔悴”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点点随人习远近,薄幸相逢情怎忍”,诗人将自己与恋人之间的情感比作远近的距离,既渴望又无奈。最后两句“年年三月化香尘,天上人间看梦醒”,将时光的流逝与失去的美好连接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爱情的感慨,兼具美感与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惋惜,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与无常的深刻感悟,情感基调复杂而深沉,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诗中提到的“江南景”指的是:
A. 北方的美景
B. 江南的自然景色
C. 诗人的故乡
“薄幸相逢情怎忍”中的“薄幸”指的是:
A. 对爱情的珍惜
B. 无情、薄情
C. 多情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愁苦与惋惜
C. 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