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1:55
百字谣(寿丘郎七月二十四日)
作者: 方岳 〔宋代〕
河南灵地,信从生俊杰,皆由天佑。
见说簪缨称世袭,复是青毡还旧。
学海渊源,笔端锋镝,未逊谁居右。
使台暂赞,直须黄阁环召。
欣过初度良辰,中元节过,九日方称寿。
好看莱衣舞处,尽羡一门三秀。
名过河东,迭居宰职,复见韦平胄。
祝君遐算,南山松柏长茂。
在河南这个灵秀之地,信从的后代生下了俊杰,这一切都得益于天的眷顾。听说戴上簪缨的世家子弟是世袭的,然而青毡的旧日风光却又回来了。学问的渊源犹如大海,笔锋如利箭,谁能与我媲美呢?只需在台上暂时赞美,便要召回黄阁的贤才。欣喜地度过了初次的良辰,中元节已过,九月初九才算得上真正的长寿。那儿的莱衣舞蹈场景,令人羡慕的是一门三位杰出的才子。他们的名声传遍河东,屡次担任宰相之职,复见昔日的韦平胄。祝愿你长久的算计,愿南山的松柏常青。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重视。方岳的诗作常以清新、自然见长,富有哲理性,且多表现出对人才的赞美和对时事的关注。
《百字谣》作于七月二十四日,恰逢中元节,诗人在此时祝福身边的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长寿的祝愿,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百字谣》是一首充满祝福与欣赏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对人才能的崇敬。诗中提到的“河南灵地”不仅是地理上的描述,更是对人才辈出的期许与祝福。诗人在开头就强调了“天佑”的重要性,暗示了人才的出现往往与环境和机遇息息相关。接着,诗人提到名门世家与青毡的对比,揭示了出身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
诗中“学海渊源,笔端锋镝”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学问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学术界的向往与追求。再到“欣过初度良辰”,诗人通过节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欢乐的氛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而富有韵律感,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生活的感慨,充分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精致与内涵。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才子的赞美与祝福,表现出诗人对知识与才能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中提到的“青毡”象征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部分?
诗中提到的“韦平胄”指代的是?
《登高》与《百字谣》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