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赠孙路处士》

时间: 2025-05-04 04:44:32

诗句

平生诗誉更谁过,归老东吴命若何。

知己凋零垂白发,

故园寥落近沧波。

酒醒藓砌花阴转,病起渔舟鹭迹多。

深入富春人不见,闲门空掩半庭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44:32

原文展示:

寄赠孙路处士
作者: 郑谷 〔唐代〕

平生诗誉更谁过,
归老东吴命若何。
知己凋零垂白发,
故园寥落近沧波。
酒醒藓砌花阴转,
病起渔舟鹭迹多。
深入富春人不见,
闲门空掩半庭莎。

白话文翻译:

这辈子我的诗名又有谁能超越,
我归隐东吴后,命运又会如何呢?
知音朋友已然凋零,满头白发,
故乡的景致愈发冷清,近旁已是沧海。
酒醒时发现藓苔覆盖的石阶,花影摇曳,
病起时看到渔舟上白鹭频频飞舞。
深入富春的山水,竟无人可见,
闲门紧闭,庭院里长满了莎草。

注释:

  • 平生:一生,指作者的整个生命经历。
  • 诗誉:诗歌的声誉,作品的名声。
  • 归老:指归隐或退休,享受晚年。
  • 东吴:古代地名,今江苏一带。
  • 知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 凋零:衰退,消亡。
  • 垂白发:形容年老,头发变白。
  • 故园:故乡。
  • 寥落:少而散,形容冷清。
  • 沧波:大海的波浪,象征变化和无常。
  • 藓砌:苔藓覆盖的石阶。
  • 花阴:花的阴影,指花开的地方。
  • 渔舟:捕鱼的小船。
  • 鹭迹:白鹭的身影或踪迹。
  • 富春:富春江,风景秀丽之地。
  • 闲门:不常出入的门。
  • 庭莎:庭院中长满了莎草,形容荒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吴”是三国时期的地域,历史上与苏州、南京等地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郑谷提到的“知己”可以理解为对王维等人的怀念,王维也是以山水诗著称的唐代诗人,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时代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字退之,号自忖,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晚唐,卒年不详。他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郑谷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选择隐居,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寄赠孙路处士》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友谊以及故乡的深刻思索。开篇以“平生诗誉更谁过”引出自己在诗界的地位,同时又感到孤独和无奈。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知己凋零”和“故园寥落”描绘出诗人失去知音的悲伤,故乡的冷清。这种失落感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愈发明显,酒醒后的寂静与病起时的孤独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呈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的结尾,诗人描述了深入富春却无人问津的境地,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的疏离感,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无奈。最后的“闲门空掩半庭莎”更是把这一情感推向高潮,庭院的门紧闭,草丛长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的隔绝。

整首诗融情于景,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晚年时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友人的眷恋,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是郑谷创作中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诗誉更谁过:作者自问自己在诗歌上的成就,感叹无人能与之比肩。
  2. 归老东吴命若何:虽归隐于东吴,但对未来的命运仍感到茫然无措。
  3. 知己凋零垂白发:可亲的知音朋友已去,自己也已白发苍苍。
  4. 故园寥落近沧波:故乡的景象愈发冷清,近海的波涛象征着变幻无常。
  5. 酒醒藓砌花阴转:酒后醒来,看到苔藓覆盖的石阶,和花影摇曳的景象。
  6. 病起渔舟鹭迹多:生病后,看着渔舟和飞翔的白鹭,感受到生命的流逝。
  7. 深入富春人不见:深入富春山水,却无人可见,表达孤独感。
  8. 闲门空掩半庭莎:闲置的门紧闭,庭院里长满了莎草,象征荒凉与孤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藓砌花阴”、“渔舟鹭迹”等,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抒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对失去知己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吴:象征隐退后的安宁与孤独。
  2.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3. 沧波:象征生命的变迁与无常。
  4. 藓砌:象征被遗忘的过往与孤独的环境。
  5. 渔舟与鹭: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谷的《寄赠孙路处士》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A. 对时光的感慨
    B. 对友情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以上皆是

  2. 诗中“闲门空掩半庭莎”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热闹的庭院
    B. 荒凉的环境
    C. 朋友相聚
    D. 诗人外出

  3. “知己凋零垂白发”中的“凋零”一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欢快与幸福
    C. 富足与繁荣
    D. 忍耐与坚持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山中问答》 - 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寄赠孙路处士》都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李白通过对月的描写反映出个人的孤独,而郑谷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对友情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郑谷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三代门。再吟 三代门。武王 三代门。文王 三代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灵辄 春秋战国门。庄辛 春秋战国门。顷襄王 春秋战国门。再吟 春秋战国门。文公 春秋战国门。再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养虎伤身 解裂 周开头的成语 倜傥之才 学派 角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活结尾的成语 圆桌 栗栗危惧 偃武崇文 踌躇未决 止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评唱 顽麻 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