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平政桥》

时间: 2025-04-29 07:50:01

诗句

建水合流三百里,直下富沙如捻指。

溪东披拽缆过西,千丈春风怒涛起。

香轮不解碾清江,造舟贯索成河梁。

年年麦熟梅欲黄,连城千里皆波光。

淳熙太守忧溱洧,问津日夜思无计。

老侬叉手愿鸠工,叠石中流使民济。

金珠卖价不计缗,镌瑕断梓功方成。

功成燕雀贺新屋,炳然万栋辉丹青。

插承螮蝀横江尾,下压寒潭碧无底。

市声不到画梁间,秋色尽归朱箔裹。

我行一月无风波,今朝醉眼翻青罗。

金鳌背路客挥{左革右登},玉虹跨浪丹飞梭。

石唇喷尽寒崖雪,雪中电掣金蛇赤。

两岸楼头将相家,八州车马神仙客。

人言避人推政平,故此特以平政名。

我闻政事平如水,水到不平还作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0:01

原文展示:

平政桥
作者: 华岳〔宋代〕

建水合流三百里,
直下富沙如捻指。
溪东披拽缆过西,
千丈春风怒涛起。
香轮不解碾清江,
造舟贯索成河梁。
年年麦熟梅欲黄,
连城千里皆波光。
淳熙太守忧溱洧,
问津日夜思无计。
老侬叉手愿鸠工,
叠石中流使民济。
金珠卖价不计缗,
镌瑕断梓功方成。
功成燕雀贺新屋,
炳然万栋辉丹青。
插承螮蝀横江尾,
下压寒潭碧无底。
市声不到画梁间,
秋色尽归朱箔裹。
我行一月无风波,
今朝醉眼翻青罗。
金鳌背路客挥左革右登,
玉虹跨浪丹飞梭。
石唇喷尽寒崖雪,
雪中电掣金蛇赤。
两岸楼头将相家,
八州车马神仙客。
人言避人推政平,
故此特以平政名。
我闻政事平如水,
水到不平还作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建水河流与富沙的交汇,河水奔流如指尖捻动般迅速。溪水从东边流出,披着缆绳横渡西岸,春风怒吼,浪涛汹涌。香车轮不知如何碾压清澈的江水,舟船在绳索上搭建成桥。每年麦子成熟,梅子渐黄,千里之地都闪烁着波光。淳熙年间的太守忧虑溱洧水患,日夜问津却无计可施。老百姓希望有工匠来叠石中流以利民生。金珠的价格不计,其工艺才算成功。功成之后,燕雀欢庆新屋,万栋楼阁在夕阳下辉煌如丹青。插着承螮蝀的桥横跨江尾,压在碧潭上无底的深渊。市声未至画梁之间,秋色尽归朱箔的包裹。我行过一个月没有风波,今天醉眼朦胧,看到青罗。金鳌背上的客人挥舞着左革,右登上岸,玉虹跨越浪花,丹色如飞梭。石唇喷尽寒崖的积雪,雪中电光闪烁如金蛇。两岸楼头的将相之家,八州车马的神仙客。人们说避人推政平,因此这桥特地叫做平政。我听说政事平如水,水流到不平的地方还会发出声音。

注释:

  • 建水:地名,指建水县。
  • 富沙:水流冲刷而成的沙滩。
  • :缆绳,用以固定或牵引。
  • 淳熙:宋代的年号。
  • 鸠工:指聚集工匠。
  • 金珠:形容珍贵的货物。
  • 镌瑕:指雕刻或修整瑕疵。
  • 燕雀:比喻小鸟,暗指普通百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岳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抒情诗和山水诗,作品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兼具细腻和豪放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淳熙年间,正值河流治理和民生问题突显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平政桥的描绘,反映了对民生的关切和对政务治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平政桥》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社会现象相结合的古诗,通过生动的景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平政的期盼与对民生的关怀。开篇描绘了建水与富沙交汇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水流的力量与自然的雄伟,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诗中对于春风与怒涛的描写,巧妙地反映出诗人的豪情与对生命的热爱。

随着诗的深入,转而关注政治与民生问题,提及淳熙太守的忧虑与无计可施,表现出对当时政务的无奈与思考。老百姓的呼声与期望,则是对良政的渴望,诗人通过自己的愿望,寄托了对社会的美好愿景。

最后,通过描绘繁荣的市井与高楼大厦,诗人展现了社会的繁荣与兴旺,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政治、经济与人文方面的深思熟虑与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建水合流三百里:描绘了河流的壮丽,千里迢迢的水流。
  2. 直下富沙如捻指:比喻水流迅速,形象生动。
  3. 溪东披拽缆过西:描绘桥梁的横跨,展现人力的智慧。
  4. 千丈春风怒涛起:春风带来狂怒的波涛,象征生机与力量。
  5. 香轮不解碾清江:形容舟船在江水中行驶的情景。
  6. 造舟贯索成河梁:描绘工匠的智慧,展现桥梁的建设。
  7. 年年麦熟梅欲黄:表现丰收的场景,象征美好的生活。
  8. 连城千里皆波光:展现水面波光粼粼的美景。
  9. 淳熙太守忧溱洧:提及当时官员对民生的关心。
  10. 问津日夜思无计:表现官员苦恼无计解决问题。
  11. 老侬叉手愿鸠工:表示百姓希望有工匠来帮助。
  12. 叠石中流使民济:愿意通过修建桥梁来方便民众。
  13. 金珠卖价不计缗:形容珍贵物品的价值。
  14. 镌瑕断梓功方成:比喻工艺的精细与成果的显著。
  15. 功成燕雀贺新屋:表现丰收与庆贺的场景。
  16. 炳然万栋辉丹青:展现繁荣的建筑与美丽的画面。
  17. 插承螮蝀横江尾:描绘桥梁的形象。
  18. 下压寒潭碧无底:强调桥梁的坚固与江潭的深邃。
  19. 市声不到画梁间:市井的喧嚣未至于此。
  20. 秋色尽归朱箔裹:秋天的色彩被装裹,暗示着宁静。
  21. 我行一月无风波:诗人在这里安然行走一个月。
  22. 今朝醉眼翻青罗:今天醉眼朦胧,看到美丽的景象。
  23. 金鳌背路客挥左革右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行人的行为。
  24. 玉虹跨浪丹飞梭:比喻美丽的景象与速度。
  25. 石唇喷尽寒崖雪:描绘雪在石崖上的消融。
  26. 雪中电掣金蛇赤: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象。
  27. 两岸楼头将相家:提及两岸的豪宅,象征繁荣。
  28. 八州车马神仙客:描绘繁华的市井景象。
  29. 人言避人推政平:表达政事平和的愿望。
  30. 我闻政事平如水:政事如水般平稳的期盼。
  31. 水到不平还作声:水流不平则会发出声音,象征社会公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到不平还作声”将社会政事比作水,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金鳌背路客挥左革右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香轮不解碾清江”,赋予舟船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平政桥为中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治理与民生的关心。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河: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源泉。
  • 桥梁:象征人类智慧与团结合作的成果。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燕雀:象征平民百姓的生活与愿望。
  • 金鳌与玉虹:象征美丽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淳熙太守”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官员?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金鳌背路客”中的“金鳌”指代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一种景物
    • C. 一艘船
  3. 诗中提到的“水到不平还作声”意指什么?

    • A. 政事不平也应发声
    • B. 水流不平则静
    • C. 水流平稳

答案:

  1. A. 宋代
  2. B. 一种景物
  3. A. 政事不平也应发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平政桥》在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上都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而《平政桥》则着重于民生与政务的关切。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
  • 《古诗文赏析》:提供古典诗词的背景与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岁晚登清素院北阁 欲雪 吾友务深有叹琴之什运使子骏答之佳章务深亦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 寒食感事呈同官 山园 晴登北城 水葓 赠李仲祥道士 织妇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富国强民 吐骂 舟字旁的字 突兀森郁 卝字旁的字 显贵 包字头的字 畔逆 包含怯的词语有哪些 沽名卖直 安邦定国 实密似疏 女足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女足的正确读音与书写 髟字旁的字 十九笔画汉字大全_十九笔画常用字汇总 寤寐不宁 包含蛾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开头成语大全_一字成语及解释 硕字的正确读音及拼音详解_硕的发音与用法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