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9:57
婆罗门引
六月既望,水西小榭纳凉,忆己亥是夕龙树寺旧游。用梦窗韵
作者:朱祖谋 〔清代〕
纱巾倦整,绕池风起叠奁冰。泠泠雨度高城。
帘卷天东娥镜,娟夕素妆成。奈临醒玉艳,尚妒閒情。
南楼翠层。记被酒踏莎行。未了琴尊短梦,惊散笳声。
鸥边社凉,又拖逗秋心生半庭。芳卷墨自展罗屏。
在六月的望日里,我在水西的小亭子里乘凉,想起了己亥年那天晚上在龙树寺的旧游。
我懒懒地整理着纱巾,微风拂过,池水荡漾,像叠起的冰块。
细雨轻轻地洒过高城。帘子卷起,映出天东的月亮,佳人妆容如素,宛如晚霞。
可惜我醒来时,看到那玉艳的女子,她的美丽让我嫉妒这闲适的情景。
南楼的翠色层层叠叠,记得那次酒后踏莎而行。未曾结束的琴音伴着短暂的梦境,让我在惊散的笳声中沉醉。
鸥鸟在凉意中徘徊,秋天的情愫在庭院中悄然滋生。芳香的卷轴在墨香中自展,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情思。
作者介绍
朱祖谋(字梦窗,号沧洲),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抒情,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婆罗门引》创作于夏季,诗人通过对过去游玩的回忆,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幽雅的意境和浓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婆罗门引》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词作,诗人在轻松的环境中,借助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对自然美和青春岁月的眷恋。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致,尤其是水西小亭的清凉和龙树寺的往昔,展示了诗人心中那份悠然自得的情怀。
开篇的“六月既望”便设定了时间的背景,接着通过“纱巾倦整”描绘了女性的慵懒之美,仿佛在夏日的微风中,女子的身影轻柔飘逸。紧接着,"泠泠雨度高城"展示了高城的清新与宁静,仿佛雨水带来的不仅是凉意,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美好爱情的怀念与嫉妒,"尚妒閒情"的表现出诗人在美丽与闲适之间的挣扎,展现了复杂的情感。结尾处,"芳卷墨自展罗屏"则象征着对美好过往的追怀与记录,仿佛在呼唤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美好回忆的感伤,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浓厚的情感。通过对夏日景致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青春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婆罗门引》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朱祖谋
C. 杜甫
诗中“泠泠雨度高城”中的“泠泠”指的是?
A. 风声
B. 雨声
C. 琴声
诗中提到的“纱巾”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女性的柔美
C. 秋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