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道调宫)》

时间: 2025-07-12 07:48:55

诗句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

高鬟照影翠烟摇。

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

风情遗恨几时消。

不见卢郎年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7:48:55

原文展示

西江月(道调宫)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
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
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船只轻轻荡漾,载着悦耳的乐声,湖面如镜,桥影朦胧。
高髻的女子映照着湖水,翠烟摇曳。轻纱一声如云飘渺。
沉醉于自然的温柔,精心打扮的人儿惹人怜惜。
那份风情和遗憾,不知何时才能消散?再也看不见年轻的卢郎。


注释

  • 泛泛:轻轻地、缓缓地。
  • 溶溶:形容水波平静、柔和。
  • 高鬟:指女子的高髻,古代女子常将头发盘成髻。
  • 翠烟:青绿色的烟雾,形容环境的朦胧。
  • 白纻:白色的轻纱,古代女子常用此装扮。
  • 倦醉:疲倦而陶醉。
  • 天然玉软:形容自然的柔软美好。
  • 弄妆:指打扮、化妆。
  • 风情遗恨:指对往事的情感和遗憾。
  • 卢郎:指的是年轻的情郎,可能是指特定的历史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字公权,号阮亭,宋代词人,因其词风清丽、婉约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风格影响后世。张先的生活经历丰富,曾任职于多地,目睹了南宋初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西江月》创作于张先的晚年,反映了他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过往情感的缅怀。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柔情,表现出一种浓郁的忧伤与惆怅,暗含对年少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西江月》通过典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美景与内心的惆怅。诗的开头“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描绘了一个恬静的春天场景,船只轻轻荡漾,湖面如镜,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笔触转向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遗憾的感慨。高髻女子的形象与“白纻”轻纱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妩媚,然而“倦醉”与“惜花娇”则流露出一种疲惫与无奈。

最后的“风情遗恨几时消”更是点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不安,让人感受到那种对青春时光的无尽追忆和对失去的深深遗憾。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外在的自然美,又有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敏感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春天的船只轻轻荡漾,湖面平静如镜,反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高鬟照影翠烟摇:高髻女子的身影在湖面上摇曳,增添了女性的婉约之美。
  • 白纻一声云杪:轻纱飘动间,似乎有云朵轻声掠过,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倦醉天然玉软:沉醉于美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一种柔软的幸福,表现出对这一刻的珍惜。
  • 弄妆人惜花娇:精心打扮的女子让人怜惜,映射出女性的娇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风情遗恨几时消:对曾经美好情感的惋惜,不知何时才能释怀。
  • 不见卢郎年少: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纻一声云杪”把轻纱比作云,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如“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风情遗恨”,将情感拟人化,表现出深切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青春时光的追忆和对往事的惋惜。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船:象征新生与希望,春天的船只代表着青春与活力。
  • :象征宁静与美好,湖面如镜,反映出内心的平和与美。
  • 高鬟:代表女性的美丽与高贵。
  • 白纻:象征纯洁与柔美,体现了女性的柔情。
  • 风情遗恨:象征对过去的眷恋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泛泛春船载乐”中的“泛泛”意思是: A. 深沉
    B. 轻轻
    C. 疲惫
    D. 繁忙

  2. “白纻一声云杪”中的“白纻”指: A. 白色的轻纱
    B. 白色的花朵
    C. 白色的云彩
    D. 白色的船只

  3. 诗中提到的“卢郎”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年轻的情郎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位著名的画家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平乐·春归何处》——李清照
  • 《如梦令》——李清照
  • 《蝶恋花·春景》——苏轼

诗词对比

《西江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李清照的词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而张先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映衬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清平乐 读永清夫子选诗最 清平乐 其一 清平乐 客居乡间,中夜不寐,收听广播乐曲 清平乐二首 其一 落花人独立 清平乐 其一 清平乐 夜发香港 清平乐 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限韵三首 其一 清平乐 题郭思诚山居 清平乐 偕声越游昴山 清平乐 其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舍命救人 悠漫 衣字旁的字 昏定晨省 鼠字旁的字 收因种果 撂蹶子 急如星火 贝字旁的字 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裁书叙心 搭救 仕女班头 至字旁的字 不断如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