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高阳台·冯志青龙华饯春图》

时间: 2025-05-19 03:35:19

诗句

钿毂芳尘,红楼梦迹,寻春春向谁边。

拾翠人逢,衣香惯惹吟鞭。

东风十里淞南路,任消磨、金粉年年。

比天台、一饭胡麻,本事流传。

欢场例有团沙感,话杜郎丝鬓,倦对茶烟。

小字冰缣,诗心为致缠绵。

桃花人面依然在,唤真真、画里相看。

只愁它、玉树残歌,咽尽啼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35:19

原文展示

钿毂芳尘,红楼梦迹,寻春春向谁边。
拾翠人逢,衣香惯惹吟鞭。
东风十里淞南路,任消磨金粉年年。
比天台一饭胡麻,本事流传。
欢场例有团沙感,话杜郎丝鬓,倦对茶烟。
小字冰缣,诗心为致缠绵。
桃花人面依然在,唤真真画里相看。
只愁它玉树残歌,咽尽啼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惆怅。开头提到“钿毂芳尘”,形容繁华的场景和梦幻般的记忆,令人感怀春日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提到与世人相逢的情景,衣香满溢,诗意盎然。东风拂面,走在淞南路上,时光流转,金粉年年消磨,感叹岁月的无情。随后,诗人用“天台一饭胡麻”来比喻人间的传奇与流传,欢场中的嬉笑与谈论,尽显人间烟火气。最后,诗中提到桃花与人面,似乎在追忆旧日情景,然而又担忧美好时光的逝去,声音与歌声交织,令人心生惆怅。

注释

  • 钿毂:指华丽的车轮,象征繁华的生活。
  • 芳尘:指花香和尘埃,这里暗示春天的景象。
  • 红楼梦迹:指红楼梦中的美好记忆,象征着理想与追忆。
  • 拾翠:意为采摘春天的美好,象征寻觅与享受。
  • 东风: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
  • 金粉:指美好生活的光辉与奢华。
  • 桃花人面:指美丽的女子,象征青春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孙桐(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浓厚的抒情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惋惜,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冯志青龙华饯春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钿毂芳尘”体现出繁华的生活,而“桃花人面”则是对青春年华的追忆。诗人在描绘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春天再美,终究会被时光吞噬。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春天的美景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既欢快又惆怅的情感基调。整首诗虽表面上充满春意,却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思,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钿毂芳尘,红楼梦迹:描绘出华丽和梦幻的场景,表现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忆。
  • 寻春春向谁边: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询问春天的去处。
  • 拾翠人逢,衣香惯惹吟鞭:描写人与春天相遇的美好情景,衣香四溢,诗意盎然。
  • 东风十里淞南路:通过东风的描绘,展现春天的气息。
  • 任消磨金粉年年: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奢华逐渐消磨。
  • 比天台一饭胡麻,本事流传:用典故表达流传的故事,暗示生活的珍贵与短暂。
  • 欢场例有团沙感:描绘欢场的热闹与欢愉。
  • 话杜郎丝鬓,倦对茶烟:提到昔日的情景,表现出倦怠与思考。
  • 小字冰缣,诗心为致缠绵: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 桃花人面依然在:追忆往昔的美好,桃花人面始终如旧。
  • 只愁它玉树残歌,咽尽啼鹃:表达对美好事物消失的忧愁,叹息春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人面”,比喻美丽的女子。
  • 拟人:如“东风十里”,赋予春风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钿毂:象征繁华与奢华。
  • 桃花:象征青春、美好与爱情。
  • 东风:象征生命与希望。
  • 杜郎丝鬓:象征爱情与青春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钿毂芳尘”主要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繁华
    C. 自然

  2. “东风十里淞南路”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复苏
    C. 战争的到来

  3. 诗中提到的“桃花人面”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的追忆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夏孙桐的《高阳台·冯志青龙华饯春图》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夏孙桐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流逝,而李清照则更显内心的柔情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望湖亭 秋夕旅怀 湖船杂吟 溪行杂咏 江干偶咏 秋怀寄长实 登报恩寺塔 景阳台怀古 赠退斋同年贡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恶幛 广袤丰杀 花光柳影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晓以利害 辛字旁的字 至开头的成语 夭矫 包含谷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胡马依风 流外 不合时宜 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鸡犬相闻 馬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鸳鸯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