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7:03
渔父
作者: 张志和 〔唐代〕
八月九月芦花飞,
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
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
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
出为储皇定是非。
八月和九月,芦花在空中飞舞,
南溪的老人正垂钓归来。
秋山透过帘子映入眼帘,翠绿的影子滴滴流淌,
小船倚靠在栏杆上,云彩依依飘荡。
他又沿着小径寻找渔竿,
悠闲地梳理着白发,面对着斜阳。
他不禁想起四皓曾经多事,
出山为储皇定是非的事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志和,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
创作背景: 《渔父》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纷争的时期,作者借助渔父的形象,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渔父》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诗人通过芦花的飞舞和老人的归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秋日场景,给人以舒适的感受。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细腻,秋山的翠绿透过帘子,野艇在云雾中浮现,渔父的悠闲姿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通过对“四皓”的提及,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在诗中,渔父不仅是一个钓鱼的老人,更是隐逸者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道德与政治的深刻思考和对隐士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渔父为主角,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向往隐逸生活,同时对政治的批判与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渔父》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四皓”,指的是哪四位隐士?
诗中“闲梳鹤发”中的“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