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4:36
渡江达磨赞
作者: 释普宁 〔宋代〕
道个不识,自生荆棘。
悽悽渡江,忍羞面壁。
赖有神光与雪屈。
这位大师让我不再认知,路途上自然生出荆棘。
我在悲凉的渡江之际,忍受着面壁的羞愧。
幸好有神圣的光芒与雪屈相伴。
作者介绍:释普宁是宋代著名的禅宗僧侣,以其深厚的禅理和诗词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某次渡江的经历中,普宁感受到人生的艰难与内心的困惑,同时又有对禅宗思想的反思,表示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渡江达磨赞》通过“渡江”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无奈与思考。诗开篇以“不识”引领,暗示了对世事的模糊和困惑,接着“自生荆棘”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助感,象征着在前行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接下来的“悽悽渡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悲凉,传递出一种渴望解脱但又无法摆脱的情绪。
“忍羞面壁”则是对自身内心的剖析,面壁不仅是对外界的隔离,更是对自我内心的反省与自我批判。最后一句“赖有神光与雪屈”则带有一丝希望,虽然面对荆棘与羞愧,作者仍然寄希望于内心的光明和纯洁。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光亮,体现了禅宗对于困境的包容与超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与反省,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寄托着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道个不识”意指:
A. 了解事情真相
B. 不再知晓真相
C. 感到愤怒
D. 对事情漠不关心
“忍羞面壁”中的“羞”指的是:
A. 觉得可耻
B. 羞涩
C. 愤怒
D. 忍耐
诗中“神光与雪屈”象征的是:
A. 绝望
B. 内心的光明与纯洁
C. 外界的成功
D. 物质的富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帮助进一步理解和深入探讨《渡江达磨赞》的主题与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