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2:20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
作者:张镃〔宋代〕
科目从来本自宽,
才疎只合作粗官。
雕虫半世将何用,
可惜南湖负钓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指出科目本来就很宽松,然而自己的才能却只适合做一些低级的官职。接下来的句子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一生所追求的学问和成就的无奈,感叹自己在漫长岁月中究竟能有什么实用的成就,最后以“可惜南湖负钓竿”来表达对理想渺茫的惋惜。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星,号静庵,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个人的经历和思考为主题,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科举制度密切相关,作者在科举中受到挫折,反映了他对科举的失望与无奈,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与科举制度的反思。首句“科目从来本自宽”紧接着“才疎只合作粗官”,直接揭示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感叹即使科目宽松,自己却依然无法获得更高的成就。诗中“雕虫半世将何用”,流露出对自己追求知识的无奈与迷茫,似乎在问:这样微不足道的学问究竟能带来什么?
最后一句“可惜南湖负钓竿”不仅是对理想的惋惜,也象征着隐逸士人的无奈与沉重。诗人的自我认知与理想的落差,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心态,既有对科举的渴望,又充满了对现实的失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对自我才能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士人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诗中提到的“南湖”代表什么?
“雕虫半世将何用”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才疎”是什么意思?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