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3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31:31
原文展示:
旅怀 曾棨 〔明代〕 十年京国鬓潇潇,蓟北江南万里遥。 家去浔阳犹尚远,莫将音信托寒潮。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度过了十年,头发已经斑白,蓟北到江南的距离遥远无比。 即使家在浔阳也还很远,不要把音信寄托给寒冷的潮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棨,号东篱,江西吉水人。其诗多写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作于诗人旅居外地,思念家乡之时。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诗人长期旅居外地,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音信难达的无奈。诗人在京城度过多年,头发已斑白,感叹蓟北到江南的距离遥远,即使家在浔阳也还很远,因此告诫自己不要将音信寄托给不可靠的寒潮。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首句“十年京国鬓潇潇”,通过“十年”和“鬓潇潇”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长期旅居京城的沧桑岁月。次句“蓟北江南万里遥”,以地理距离的遥远,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后两句“家去浔阳犹尚远,莫将音信托寒潮”,则通过对比家与京城的距离,以及寒潮的不可靠,抒发了音信难达的无奈和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长期旅居外地,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音信难达的无奈。通过地理距离的遥远和寒潮的不可靠,抒发了诗人的哀愁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鬓潇潇”形容的是什么? A. 头发斑白 B. 衣服破旧 C. 心情忧郁 D. 风景萧条
“蓟北江南万里遥”中的“蓟北”和“江南”分别指什么地区? A. 北京以北和长江以南 B. 河北和江苏 C. 天津和浙江 D. 山西和福建
诗中“莫将音信托寒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音信难达的无奈 C. 对寒潮的恐惧 D. 对旅途的厌倦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