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51
红烛樗蒱争赌胜。明岁明朝,春上吴盐鬓。云水闲悰聊一省。卅年京国桑田恨。去日苦多其可问。稚子喧喧,便觉中年近。风雨艳阳初不定。花开燕子来何准。
红烛和樗蒱(指一种酒具)正争着博胜。明年明早,春天又将来临,吴地的盐鬓(指美酒)也在空中飘荡。云水之间,闲适地聊聊往事。三十年间,京城的桑田已然变迁,心中满是怨恨。过去的日子虽然苦多,但此时又有什么可以询问的呢?孩子们喧闹的声音,让我感觉中年已近。风雨与艳阳,初是多么不定。花开了,燕子来了,这又何必去计较呢?
“卅年京国桑田恨”中的“桑田”出自《庄子》,原指土地的变化,寓意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俞平伯(1899-1990),原名俞秀松,字平伯,浙江人。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以词、曲、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常融合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此诗作于俞平伯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变革的年代,诗人内心感受到时间流逝与记忆的交织,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
《蝶恋花》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红烛樗蒱争赌胜”引入,展现了生活中的烟火气息,带有一种轻松的游戏感。然而,随着诗情的深入,时间的残酷与变迁的无奈逐渐浮现,尤其在“卅年京国桑田恨”一句中,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忧伤交织在一起。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比的美感,既有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又有对过往的无尽思索。最后一句“花开燕子来何准”则为全诗画上了一个思考的问号,人生的轨迹就如天气般难以预测,给人留下深刻的哲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传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常与哲学思考。
“卅年京国桑田恨”中“卅”的意思是: A. 三十 B. 四十 C. 五十 D. 二十
“红烛樗蒱争赌胜”中的“樗蒱”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酒器 D. 一种诗歌
诗中提到的“稚子喧喧”意味着: A. 孩子们在哭 B. 孩子们在玩耍 C. 孩子们在喧闹 D. 孩子们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