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晓起》

时间: 2025-07-12 00:13:59

诗句

黠鼠缘铃索,饥鸦啄井栏。

不眠秋漏近,多病晓屏寒。

咄咄渠何怪,休休我自阑。

牙门朝日上,箫鼓报平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13:59

诗词名称: 晓起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黠鼠缘铃索,饥鸦啄井栏。
不眠秋漏近,多病晓屏寒。
咄咄渠何怪,休休我自阑。
牙门朝日上,箫鼓报平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情景:狡猾的老鼠沿着铃索爬行,饥饿的乌鸦在啄食井栏。夜深人静,我无法入睡,感到秋天的漏水声越来越近,病痛让我在清晨的屏风前感到寒冷。唉,这些事有什么可怪的呢?我只好在这里自我安慰。早晨的阳光洒在牙门上,箫声和鼓声传来,显得格外平安。

注释:

  • 黠鼠:狡猾的老鼠;“黠”表示聪明、机灵。
  • 饥鸦:饥饿的乌鸦;“鸦”是乌鸦的意思。
  • 秋漏:秋天的漏水声,暗指时间的流逝。
  • 牙门:指门牙,象征着家门口;“牙”有门的意思。
  • 箫鼓:古代乐器,通常在节庆时演奏,象征着平安喜乐。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意象的组合,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容,号石湖,江苏常熟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晓起》作于诗人清晨醒来之际,描绘了他在秋天早晨的感受,反映了他在多病之身下的孤独与思考。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关,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歌鉴赏:

《晓起》是一首描绘清晨静谧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晨的景象和个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又平静的心境。诗的开头以“黠鼠缘铃索,饥鸦啄井栏”引出,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存的艰难。狡猾的老鼠和饥饿的乌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接着,诗人转向自我,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思考。“不眠秋漏近,多病晓屏寒”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无法入眠的困扰,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到寒冷和忧伤。这种深沉的孤独感在“咄咄渠何怪,休休我自阑”中得到升华,诗人似乎在自我调侃,试图找到内心的安慰。

最后两句“牙门朝日上,箫鼓报平安”则给人一种温暖的转折,早晨的阳光和乐器的声响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活的延续。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黠鼠缘铃索:描绘了老鼠的狡猾,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
    • 饥鸦啄井栏:表现了生存的艰辛,乌鸦的饥饿象征着生命的无奈。
    • 不眠秋漏近:表达了秋夜漫长,诗人因病痛而难以入眠的情境。
    • 多病晓屏寒: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寒冷,展现了诗人的脆弱与敏感。
    • 咄咄渠何怪:自我调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接受。
    • 休休我自阑:诗人选择自我安慰,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 牙门朝日上:象征着希望的到来,寓意新的一天的开始。
    • 箫鼓报平安:乐器声象征着安宁与祥和,给人以慰藉。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黠鼠”“饥鸦”比喻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 拟人:老鼠和乌鸦被赋予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牙门朝日上,箫鼓报平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孤独、病痛中的思考与自我安慰,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平安的心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狡猾与生存的竞争。
    • :象征饥饿与无奈。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象征希望与新生。
    • 箫鼓:象征平安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黠鼠”指的是: A. 聪明的老鼠
    B. 懒惰的老鼠
    C. 生病的老鼠
    D. 饿的老鼠

  2. 诗中“牙门朝日”象征着: A. 绝望
    B. 希望与新生
    C. 失落
    D. 黑暗

  3. “多病晓屏寒”表达了诗人的: A. 高兴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相似。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晓起》与王维的《鹿柴》都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但《晓起》更多地关注生活的琐事与内心的孤独,而《鹿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范成大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阆复还汉中次益昌 试笔 春晚书怀 得子虡濠上书 病後作 季夏杂兴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 吕真人赞二首 寓叹 物外杂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涂歌里咏 分毫析厘 车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不治之症 喜结尾的成语 骨字旁的字 心广体胖 铢衣 见字旁的字 京兆鸟 巳字旁的字 出幽迁乔 正理平治 儆励 唐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