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58
苏幕遮
作者: 杨英灿 〔清代〕
鬓云松,眉黛敛。百褶仙裙,不耐东风飐。
莲步纤纤罗袜浅。才解相思,已觉腰肢减。
麝烟凝,螺槅掩。小院春深,迟日莺花艳。
午梦初回凭画槛。一缕柔情,薄晕潮生脸。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妩媚与忧愁。她的鬓发如云般松散,眉毛轻轻收敛。那件百褶的仙裙,似乎无法抵挡东风的吹拂。她轻盈的脚步,穿着浅色的罗袜,刚刚懂得相思之苦,便已感到腰肢的纤细有些减弱。麝香凝聚,门窗紧闭。在小院深处,春天的阳光照耀,黄莺和花朵都显得格外鲜艳。午后的梦刚刚苏醒,依靠在画窗前,一缕柔情涌上心头,脸上泛起淡淡的潮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词中提到的“莲步”,常用来形容女子的优雅步态,源于古代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英灿,清代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女性的柔情和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
《苏幕遮》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美丽与情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柔情的赞美和对相思之苦的感慨。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柔情的词作,展现了清代文学中对女性美的独特描绘。开篇“鬓云松,眉黛敛”,便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娇羞的氛围,仿佛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坐在窗前,轻轻整理自己的发饰与眉妆,充满了春日的气息。接下来的“百褶仙裙,不耐东风飐”,更是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温柔的春风轻拂,裙摆摇曳生姿。
词中“莲步纤纤罗袜浅”则表现了女子的优雅和轻盈,仿佛在描绘她的步伐如莲花般轻巧,令人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才解相思,已觉腰肢减”却让词意一转,传达出情感的复杂与无奈,女子在春光明媚之下,内心却因相思而感到沉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美丽与忧愁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一缕柔情,薄晕潮生脸”更是让人感受到那种柔情似水的情感,既有春日的温暖,又蕴含着深深的思念与忧愁。总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世界,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集中表达了女性在美丽与相思之苦之间的心情,展现了清代词人的细腻与情感深邃,表达了对女性柔情与美好的赞美。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词的表面,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体现了对爱情与美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词中描绘女子的步伐是怎样的?
A. 沉重
B. 轻盈
C. 疲惫
“才解相思,已觉腰肢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绝望
C. 忧愁
词中提到的“百褶仙裙”象征什么?
A. 贫困
B. 美丽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词同样充满了对女性情感的刻画,但她的作品更多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而杨英灿的《苏幕遮》则更注重当下的情感与美的描绘。
以上内容为《苏幕遮》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