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1:55
念奴娇·天工谬巧
佚名 〔宋代〕
天工谬巧,恁平地推出崚嶒岩壁。
虎跃龙骧飞凤翥,疑道补天馀石。
洞壑穿云,来今往古,知是谁开辟。
千年兰若,林峦隐映金碧。
我兴邱壑尤长,朅来此境,惯蹑登山屐。
适意人生随处好,何必岘南阳峄。
谢傅东山,裴公绿野,俯仰俱陈迹。
何如轻举,廓寥云外横笛。
这首词描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平地上耸立着崚嶒的岩壁,仿佛是大自然以非凡的技艺所创造。犹如猛虎跃起、飞龙腾空、凤鸟翱翔,似乎是用天上的残石来补天。深洞和山壑穿越云层,仿佛穿越了古今,令人不禁想知道是谁开辟了这片天地。千年的兰若隐匿在山林之间,金碧辉煌的景色尽显其中。我对这山川的兴趣愈发浓厚,特意来到这里,习惯性地穿上登山鞋。人生到处都可以随意享受,何必去南阳的岘山和峄山呢?谢安的东山,裴逸人的绿野,俯仰之间全是往日的痕迹。与其这样,我更愿意轻装上阵,在广阔的云外吹笛。
此词作者为佚名,可能是宋代某位士人。宋代是中国文学的高峰期,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受到广泛重视。
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游历山水、感受自然的情景有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们常常通过自然山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念奴娇·天工谬巧》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词作。开篇以“天工谬巧”引入,强调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接着描绘了山川的形态,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虎跃龙骧”“飞凤翥”,这些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气势磅礴的景象。
词中提到的“千年兰若”与“林峦隐映金碧”,不仅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也折射出人文的沉淀,千年的历史让这片土地更加厚重。作者在自然美景中找到乐趣,并不拘泥于名山大川,提出“何必岘南阳峄”,反映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适意人生随处好”,展示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结尾处“何如轻举,廓寥云外横笛”,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以横笛的轻音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强调在自然中寻找乐趣和内心的自由。
词中“天工谬巧”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千年兰若”指的是什么?
作者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