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05:46
临江仙·中秋后一夕风雨
作者:华侗 〔清代〕
昨夜月明明似水,今宵雨碎风鸣。
广寒宫阙白云扃。
名花如有恨,好酒亦无情。
不睡推窗还看取,残萤小照昏庭。
蛩螀凄楚不堪听。
疏星难暂露,来日可能晴。
昨夜的月光明亮得像水一样,今天晚上却是雨点纷飞,风声阵阵。
月宫的门闩被白云紧锁。
美丽的花儿如果有怨恨,香醇的美酒又何尝有情呢?
我不愿入睡,推窗再看看,残留的萤火虫微微照亮昏暗的庭院。
蟋蟀的鸣叫凄凉得让人无法忍受。
稀疏的星星难以暂时显露,明天或许会放晴。
作者介绍:华侗,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和意象丰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中秋后,正值秋季,天气变化无常。诗人在经历了明亮的月夜后,感受到风雨的侵袭,表达了对自然变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华侗的《临江仙·中秋后一夕风雨》以月亮作为起点,勾勒出一个秋夜的情景,描绘出从明亮的月光到阴霾的雨夜的变化。开篇的“昨夜月明明似水”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月光如水的意象不仅表现了月亮的清澈,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然而,紧接着“今宵雨碎风鸣”的描写,突显出天气的突变,带来一种沉重的氛围,仿佛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对比与反思。
诗中“广寒宫阙白云扃”一语,借助神话传说中的月宫,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同时引发对人事无常的感叹。接下来的“名花如有恨,好酒亦无情”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既有对花的美丽的怜惜,也有对美酒的冷漠,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为深邃。
最后几句“残萤小照昏庭,蛩螀凄楚不堪听”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听着蟋蟀的鸣叫,感受到内心的无奈与孤独,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反映了人在风雨变幻中的脆弱与孤独,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无奈,反映了自然变化和内心孤独之间的对比,传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深思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昨夜月明明似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思念
B. 快乐
C. 失落
D. 愤怒
诗人通过“蛩螀凄楚不堪听”想要传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羞愧
D. 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