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6:19
甘泉献赋人,流落浙江滨。
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
铨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明主方思贾,非徒问鬼神。
甘泉(即甘泉寺,指诗人所处的地方)有赋诗的人,我在浙江一带流落。
我自叹经历了三年的贬谪,归来后万事都焕然一新。
在这段时间里,官员们对我很关注,家里的窗户和门也日渐亲近。
明主(英明的君主)正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并不仅仅是询问神灵的事情。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儒家治国理政,倡导稳健的政治理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司马光贬谪期间,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悟。诗中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首诗以淡淡的忧伤与淡然的哲思为主调,展现了诗人经历贬谪后的感慨与自省。开篇的“甘泉献赋人”,既是自我介绍,也暗示了他与地方的连接与情感。在经历了三年的流亡后,诗人不仅在地理上回归,更在精神和心态上找到了新的起点。
“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诗人以自叹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显示出一种从容与达观的态度。接着,诗人提到“铨衡时进对”,暗示他重回官场的可能性,反映出他对于政治的关注与参与。
最后两句“明主方思贾,非徒问鬼神。”则是对治理之道的深刻思考,强调明主应关注国家大事,而不仅仅是依赖于神灵的庇佑,体现了诗人作为政治家的理想与责任感。整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司马光的深邃智慧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个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沉浮,表达对家庭的渴望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命运的从容态度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甘泉”指的是:
A. 一种饮料
B. 诗人创作的地方
C. 一位神仙
“自叹三年谪”中“谪”意为:
A. 升迁
B. 贬谪
C. 退休
诗中提到“明主方思贾”,意指:
A. 明主应关注国家事务
B. 明主应问鬼神
C. 明主需贬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李白在诗中强调个人理想与自由,而司马光则更关注社会责任与理智治理,展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