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2:2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2:29:03
瑶花 春雨
作者: 苏穆〔清代〕
留寒禁暖。
暗把春痕,蹙芳园眉妩。
绣帘高卷,临碧沼但曳垂杨千缕。
篆烟琴韵,尽画阁低回无语。
记去年满树幽香,不似这番凄楚。
参差双燕还来,看涎尾红襟,都带离绪。
萋萋芳草,料遍满昔日王孙行处。
香泥易斩,莫更啄江洲蘅杜。
消几许庭院黄昏,且下重帘归去。
春寒依旧,温暖的气息尚未完全到来。
我暗自观察春天的痕迹,眉头微蹙,仿佛在芳香的园中妩媚。
绣制的帘子高高卷起,面临碧绿的池塘,垂杨的柳条轻轻摇曳。
烟雾缭绕的琴声,回荡在画阁中,我无言以对。
记得去年春天,满树的花香,今春却显得格外凄楚。
那参差不齐的双燕又回来了,带着涎水的红衣,似乎都带着离愁。
萋萋的芳草,想必遍布往日王孙游玩的地方。
香泥容易斩断,但不要再啄食江洲的蘅杜。
消磨了多少个黄昏,我还是决定下重帘,归去休息。
作者介绍:
苏穆,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词风细腻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情感,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雨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凋零的感伤和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对生活的思考。
苏穆的《瑶花 春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多重情感。诗中,春天的气息虽在,但寒冷依旧笼罩着大地,凸显了春天来临的迟缓与希望的渺茫。诗人用“蹙芳园眉妩”传达出春天的美丽,但同时“无语”的情感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
“满树幽香”与“这番凄楚”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提醒读者春天虽然带来希望,但也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双燕回来的意象更是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情愫。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修辞,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春雨的细腻描写,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深厚而又清新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凄楚,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参差双燕”象征着什么?
A. 归属与离愁
B. 春天的到来
C. 美好的记忆
D. 自然的变化
“绣帘高卷”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希望
D. 怀念
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A. 记去年满树幽香
B. 消几许庭院黄昏
C. 暗把春痕
D. 临碧沼但曳垂杨千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苏穆的《瑶花 春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情感的复杂,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凄楚的描绘,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回忆。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