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涧底松》

时间: 2025-04-26 14:54:56

诗句

两崖峭立夹幽涧,涧底长松生直干。

崖高涧低无路通,铁骨霜鳞有谁看。

托根若在徂徕野,千尺良材逢匠者。

拔为梁栋登庙堂,岂容偃蹇山林下。

涧底松,安可贱,地位虽卑独无怨。

不愿用于汉家未央宫,不愿用于唐室含元殿。

久无帝舜作岩廊,甘分沉沦羞贾衒。

自从长养数百年,绝彼斤斧全吾天。

未央含元虽壮丽,回首瓦砾凄寒烟。

君不见牺尊青黄木之灾,至宝不琢真奇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56

原文展示

涧底松
作者: 陶安 〔明代〕

两崖峭立夹幽涧,
涧底长松生直干。
崖高涧低无路通,
铁骨霜鳞有谁看。
托根若在徂徕野,
千尺良材逢匠者。
拔为梁栋登庙堂,
岂容偃蹇山林下。
涧底松,安可贱,
地位虽卑独无怨。
不愿用于汉家未央宫,
不愿用于唐室含元殿。
久无帝舜作岩廊,
甘分沉沦羞贾衒。
自从长养数百年,
绝彼斤斧全吾天。
未央含元虽壮丽,
回首瓦砾凄寒烟。
君不见牺尊青黄木之灾,
至宝不琢真奇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两座高崖夹着一条幽静的山涧,涧底生长着一棵笔直的松树。崖高涧低,四周无路可通,松树的坚韧与冷酷无人欣赏。若松树的根在广阔的野地,便是千尺的优质木材也会被匠人重视。被拔为梁栋进入庙堂,怎能甘心屈身于山林之下呢?涧底的松树,怎能被轻视?虽然地位卑微却毫无怨言。我不愿意被用于汉朝未央宫,也不愿意被用于唐朝含元殿。自从没有帝舜修建岩廊以来,我甘愿沉沦,不愿以贾人的身份炫耀。从长年养成的这棵树,绝不让斧斤砍伐,保持我自己的天性。未央宫和含元殿虽华丽,却回首只见瓦砾与凄凉的烟雾。你难道没有看到牺尊青黄木的灾难吗?珍贵的宝物若没有被雕琢,实在是奇特啊。

注释

  • 峭立:高耸而直立。
  • 幽涧:幽静的山涧。
  • 铁骨霜鳞:形容松树的坚韧与冷酷,像铁一样的骨骼,霜一样的鳞片。
  • 徂徕野:指广阔的野地。
  • 梁栋:建筑的主要支柱或框架。
  • 安可贱:怎么能被轻视。
  • 未央宫、含元殿:汉朝和唐朝的皇家建筑,象征权力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安,明代诗人,以工整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陶安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松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权势与地位的淡泊和不屑。

诗歌鉴赏

《涧底松》通过描绘生长在幽深山涧中的松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松树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尽管环境艰苦、地位卑微,但它依然挺立,毫无怨言。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松树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价值观:不愿为权贵所用,不愿屈身于世俗的名利之中。

在诗的结构上,前五联描绘了松树的生长环境,后五联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对比出松树的坚韧和自我价值。通过对松树的深情描写,陶安表达了对清高自守的向往与坚守,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崖峭立夹幽涧:两座崖壁高耸,夹住了幽静的山涧。
  2. 涧底长松生直干:在涧底长出一棵笔直的松树。
  3. 崖高涧低无路通:崖高而涧低,周围没有通路。
  4. 铁骨霜鳞有谁看:坚韧的松树,外表冷酷,没人欣赏。
  5. 托根若在徂徕野:如果它的根在广阔的野地。
  6. 千尺良材逢匠者:千尺的好木材必会被匠人重视。
  7. 拔为梁栋登庙堂:被拔为建筑的梁栋,进了庙堂。
  8. 岂容偃蹇山林下:怎么能甘心屈身在山林之下。
  9. 涧底松,安可贱:涧底的松树,怎么能被轻视。
  10. 地位虽卑独无怨:虽然地位卑微,但毫无怨言。
  11. 不愿用于汉家未央宫:不愿被用于汉朝的未央宫。
  12. 不愿用于唐室含元殿:不愿被用于唐朝的含元殿。
  13. 久无帝舜作岩廊:自从没有帝舜修建岩廊以后。
  14. 甘分沉沦羞贾衒:甘愿沉沦,不愿以贾人的身份炫耀。
  15. 自从长养数百年:自从长养了几百年。
  16. 绝彼斤斧全吾天:绝不让斧斤砍伐,保持我天性。
  17. 未央含元虽壮丽:未央宫和含元殿虽华丽。
  18. 回首瓦砾凄寒烟:回首时却只见瓦砾与凄凉的烟雾。
  19. 君不见牺尊青黄木之灾:你难道没有看到青黄木的灾难吗。
  20. 至宝不琢真奇哉:珍贵的宝物若没有被雕琢,实在是奇特。

修辞手法

  • 比喻:松树被比作坚韧的象征,暗示生命的力量。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重复“不愿”,强调诗人的坚定立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不屈,代表清高自守的精神。
  • :象征高耸的理想与追求。
  • :象征艰难环境中的坚守。
  • 庙堂:象征权力与名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松树的生长环境是什么?
    A. 山顶
    B. 幽涧
    C. 平地
    D. 河边

  2. 填空题
    诗人不愿被用于汉家未央宫,也不愿用于__

  3. 判断题
    诗中提到松树的根若在广阔的野地,就会被重视。 (对/错)

答案

  1. B
  2. 唐室含元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涧底松》《登高》:两者均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涧底松》更强调个体的坚韧与自我价值,而《登高》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陶安作品集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杨补之画梅 梅花十绝句 蕃丙午冬分宜见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梅花十绝句 其三 雪中四诗 元日寄成父四首 寄公择兼问讯季益二首 早晴闻啼鸟作 寄子畅文显兼问佥判丈起居 读子进浙行诗轴中有二诗见寄次韵报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电荒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浮肿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内忧外患 包含婷的词语有哪些 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奋勇当先 目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驱发 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窃的词语有哪些 簇酒 月字旁的字 平阡 克字旁的字 游戏翰墨 悼心失图 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