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9:59
调笑
作者: 乔大壮
南陌。南陌。何处凤靴行迹。
钿车碾尽香尘。试望平原暮春。
春暮。春暮。细雨濛濛如雾。
在南边的小路上,哪里能找到那双凤靴的足迹呢?
华丽的马车已经碾过了满地的香尘。我试着远望平原上的暮春时节。
暮春啊,暮春。细雨如雾般轻轻洒落。
诗中提到的“凤靴”与“钿车”均是古代富贵女性的象征,表现出一种奢华与优雅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香尘”不仅指代物质的痕迹,也象征着美好回忆的留存。整首诗通过小路、靴迹、春暮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思念与回忆的情感。
乔大壮,近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常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
《调笑》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在感受生活的同时也在思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暮时节的细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柔情。
《调笑》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致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南陌、凤靴和细雨的描写,展现了春暮时节的宁静与美好。开篇的反复“南陌”,不仅加强了音韵的和谐感,也隐含了对往事的追忆。凤靴的出现,象征着优雅的女性形象,带出一种温柔而繁华的气息。
“钿车碾尽香尘”一句,富有画面感,描绘了马车经过后留下的香气,仿佛嗅到了那份春日的芳香。诗人在此处利用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而“试望平原暮春”则是转折,诗人的目光从回忆中抽离,转向眼前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细雨如雾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春雨的轻柔,也暗示了情感的朦胧与细腻。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缅怀和对春天的赞美,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景色的深刻思考。
诗中“凤靴”象征什么?
“春暮”反复出现的作用是?
细雨在诗中象征什么?
李白的《夜泊牛津》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王维的《鹿柴》则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两者都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