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晓行》

时间: 2025-04-26 21:57:46

诗句

落月忽堕水,疏星犹在天。

鸡声乱残梦,鞭影破寒烟。

霜重悔衣薄,日初如斗悬。

田翁正无事,闭户畅高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7:46

原文展示:

落月忽堕水,疏星犹在天。
鸡声乱残梦,鞭影破寒烟。
霜重悔衣薄,日初如斗悬。
田翁正无事,闭户畅高眠。

白话文翻译:

月亮突然掉入水中,稀疏的星星仍在天空中闪烁。
鸡鸣打断了残留的梦,马鞭的影子划破了寒冷的雾烟。
霜重得让人后悔穿得单薄,初升的太阳像斗一样悬挂在空中。
田间的老人正悠闲自在,关上门来尽情地高睡。

注释:

  • 落月:指月亮落下,表达夜晚的结束。
  • 疏星:稀疏的星星,暗示天空的宁静。
  • 鸡声:指鸡鸣声,通常象征清晨的到来。
  • 鞭影:马鞭的影子,表现出行人或马匹的活动。
  • 霜重:霜降得很重,感到寒冷,后悔穿得单薄。
  • 斗悬:形容太阳刚刚升起,像斗一样高挂。

典故解析:

“鸡声乱残梦”可以看作是对清晨的描写,鸡鸣声打断了梦境,反映了人们从梦中醒来,进入现实生活的过程。古人常用鸡鸣作为时间的标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以豫,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生活琐事,作品风格清新淡雅,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创作于某个清晨,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晓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以“落月忽堕水,疏星犹在天”引入,月亮的落下象征着夜的结束,稀疏的星星仍在空中,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着“鸡声乱残梦”通过鸡鸣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暗示着人们从梦中醒来,进入新的生活。诗中“鞭影破寒烟”暗示了清晨的寒意,随着日出,寒冷逐渐被驱散。最后一联“田翁正无事,闭户畅高眠”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田翁的悠闲状态反映了他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享受。整首诗节奏明快,意境清新,展现了诗人对晨曦和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月忽堕水:象征夜的结束。
    • 疏星犹在天:强调晨曦的到来。
    • 鸡声乱残梦:打破梦境,进入现实。
    • 鞭影破寒烟:描绘清晨的寒冷与动感。
    • 霜重悔衣薄:感叹天气寒冷与生活的不便。
    • 日初如斗悬:日出时的壮丽景象。
    • 田翁正无事:描绘田园生活的安逸。
    • 闭户畅高眠: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初”比作“斗”,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鸡声乱梦”赋予鸡鸣以力量。
    • 对仗:如“落月—疏星”、“鸡声—鞭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追求和对清晨美景的赞美。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时间的流逝。
  • 星星:代表宁静和希望。
  • 鸡鸣:象征新一天的开始。
  • :表现了寒冷的天气,反映生活的艰辛。
  • 田翁:象征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鸡声乱残梦”表达了什么? A. 鸡鸣声打断梦境
    B. 鸡的叫声很美
    C. 鸡在唱歌

  2. 诗中“霜重悔衣薄”中的“衣薄”指的是什么? A. 衣服太厚
    B. 衣服太薄
    C. 衣服很新

  3. 诗中描绘的田翁的状态是怎样的? A. 忙碌
    B. 悠闲
    C. 睡觉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以豫的《晓行》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比较,二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晨曦的宁静与田园生活的恬淡,而后者则更强调山水的幽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以豫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兵行 画鱼 吴伟飞泉画图歌 题文与可画竹上有东坡山谷题识 画菊歌 画山水 赤壁图歌 画鹤篇 画马行 胡人猎图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禽兽不如 含笑九幽 打勤献趣 坎子 肥缺 佻身飞镞 天渊之隔 長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相待如宾 主席 水盏 韭字旁的字 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