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兵过》

时间: 2025-04-27 03:57:02

诗句

宁夏三边要,防秋万里屯。

营移千帐白,马饮一河浑。

但觉旌麾静,真看节钺尊。

军容同细柳,知不负君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7:02

原文展示:

宁夏三边要,防秋万里屯。
营移千帐白,马饮一河浑。
但觉旌麾静,真看节钺尊。
军容同细柳,知不负君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宁夏边疆的防务情况,秋天来临,驻军万里屯驻。营地转移,帐篷如雪般洁白,马儿在浑浊的河水中饮水。静看旌旗飘扬,真正感受到节令和权威的尊重。军容如细柳般柔和,知晓自己不辜负君主的恩德。

注释:

  • 宁夏:地名,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三边:指边疆的防守重地。
  • :驻扎,驻守。
  • :军营。
  • 帐白:形容营帐洁白,象征纪律严明。
  • 旌麾:旌旗,军旗。
  • 节钺:节令与权威的象征,通常指统帅和军权。
  • 军容:军队的形象和气势。
  • 细柳:形容轻柔的柳树,暗示军队的灵活与不失威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师柱,清代诗人,在文学上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军旅生活和边疆情怀,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边疆防务紧张时期,诗人以军旅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军人的忠诚之心。

诗歌鉴赏:

《兵过》以宁夏边防为背景,描绘了秋季的驻军生活。诗歌的开头就点明了主题——防守,表达了诗人对边疆防务的重视。前两句通过对“万里屯”和“千帐白”的描写,展示了军队的规模和严整的营地,体现出一种雄壮的气势。接下来的“马饮一河浑”,则通过细节描写,增添了景象的生动性,突显了驻军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但觉旌麾静,真看节钺尊”两句,既表明了军队的安宁,也暗含了对统帅的尊敬,体现出军人的忠诚和对领袖的信任。而最后一句“军容同细柳,知不负君恩”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以细柳比喻军容,传达出军队虽柔和却依然不失威严的形象,表达了军人对君主的忠诚与感激。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对仗工整,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边疆军旅的生活与心态,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宁夏三边要,防秋万里屯”:开篇直接交代地点和主题,强调防守的重要性。
    • “营移千帐白,马饮一河浑”:描绘军营的规模和士兵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军队的纪律和生活的艰辛。
    • “但觉旌麾静,真看节钺尊”:反映出军营的安定,以及对统帅的尊敬。
    • “军容同细柳,知不负君恩”:以细柳比喻军容,表达军人的忠诚。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细柳”比喻军容,既形象又传达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非常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作者对边疆防务的重视,以及军人对君主的忠诚与感恩,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军旅情怀。

意象分析:

  • 宁夏:象征边疆的险要和防务的紧张。
  • 帐白:象征军队的纪律和整齐。
  • 河浑:传达出驻军生活的艰难。
  • 旌麾:代表统帅与权威。
  • 细柳:象征军队的灵活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地点是哪里? A. 宁夏
    B. 四川
    C. 山西

  2. “营移千帐白”中的“千帐白”指的是什么? A. 帐篷洁白
    B. 军队人数
    C. 风景如画

  3. 诗中是用什么比喻军容的? A. 苍松
    B. 细柳
    C. 大海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毛师柱的《兵过》更多地侧重于军队的生活状态和对君主的感恩,而杜甫则关注战争的残酷与百姓的苦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展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边塞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词三首 其三 竹枝词三首 其一 竹枝词二首 其一 竹枝词四首题陈侯东华送别图 其四 竹枝词 竹枝词 其一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八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七 竹枝词十八首 其十六 竹枝词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投笔请缨 蛮猺 衒材扬己 突然袭击 隶字旁的字 仆仆亟拜 卝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韋字旁的字 经目 横眉立目 慌笃速 众星捧月 爿字旁的字 盈漫 包含揭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谠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