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1:47
北来陇野太萧条,
旅客登临思易消。
天入燕关真自迥,
云开碣石未为遥。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陇野的萧条景象,游子在此登高远眺,思绪容易消散。天空进入燕关显得格外高远,云层在碣石上方展开并不遥远。
徐祯卿,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游子思乡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九月重阳节,诗人身处北方,登高望远,感受到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沧桑,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九日游眺三绝句 其二》是徐祯卿在重阳节时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北方萧条景象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开头两句通过描写陇野的荒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反映出游子在异乡的思绪和情感。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大自然的壮阔,天入燕关和云开碣石描绘了高远的意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故乡的眷恋。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令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方的荒凉与高远的景象,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思念,寄托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中“北来陇野太萧条”中“萧条”的意思是:
A. 繁华
B. 荒凉
C. 热闹
D. 繁茂
诗句“云开碣石未为遥”中的“碣石”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座城
C. 一条河
D. 一片海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大自然的赞美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人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