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2:07
约友秋赏
作者:卫宗武 〔宋代〕
秋霖荡残暑,林飚鸣策策。
乾坤灏气浮,万象互清发。
望舒散天葩,拂拂余芬落。
霁景行澄鲜,三五圆素魄。
有园那敢窥,有友那敢约。
金吾不放夜,孤此月华白。
鲈肥蟹可持,枣剥稻且获。
黄鸡与白酒,乐事正参错。
胡为抱空悲,常若远行客。
靖节存高风,黄花渐斑驳。
吾侪于此时,何忍负杯酌。
东郊称行乐,邻壤富林壑。
邀朋践前盟,须造子云宅。
秋雨荡涤了残留的暑气,林间的风声轻轻作响。
广袤的天地间,清气浮动,万象复苏。
月光下的花瓣如同洒落的天女散花,轻轻拂动,余香渐散。
雨后晴天的景色清澈鲜亮,三五轮明月高悬。
在这美丽的园子里,谁敢窥探?有朋友又怎敢约来?
夜晚金吾不放,只有这孤独的月光映照着大地。
肥美的鲈鱼和蟹可供享用,剥去的枣子与稻谷也正在丰收。
黄鸡和白酒,乐趣正好交错。
为何要抱着空虚的悲伤,常常如同远行的客人?
靖节高风存于心,黄花渐渐斑驳。
在此时此刻,我们何忍辜负杯中美酒?
东郊正是欢愉之地,邻近的山林丰美幽静。
邀请朋友践行昔日的约定,应该去造访子云的宅邸。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诗人约友赏秋,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约友秋赏》是一首描绘秋季美景与友谊的诗。诗的开头以“秋霖荡残暑”引入,描绘了秋天的细雨和渐渐退去的暑气,给人以清新舒爽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广阔的天地和清新的气息,展现出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中的“望舒散天葩”用月光与花瓣的意象,表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有园那敢窥,有友那敢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好友的邀约,强调了友情的重要。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列举了丰收的美味:鲈鱼、蟹、黄鸡和白酒,构成了秋季的丰盛意象,给人一种丰盈的幸福感。
而在“胡为抱空悲,常若远行客”中,诗人似乎暗示着对人生的思考,虽身处美景,却仍有些许惆怅,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诗人以“吾侪于此时,何忍负杯酌”总结,表达了与友共饮秋赏的美好愿望,强调了把握当下的快乐和珍惜友情的主题。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充满了浓郁的秋意与人情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望舒散天葩”),拟人(如“林飚鸣策策”),对仗(如“金吾不放夜,孤此月华白”),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友情的珍惜,表达了把握当下、享受生活的主题,流露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霖荡残暑”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秋天的到来
B. 暴风雨
C. 夏天的结束
D. 寒冷的冬天
“金吾不放夜”中的“金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夜间的守卫
C. 一种食物
D. 月光
诗人为什么感到“胡为抱空悲”?
A. 因为没有朋友
B. 对人生的思考
C. 秋天的凋零
D. 对美酒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约友秋赏》的全面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