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尽日闻莺》

时间: 2025-04-29 10:09:51

诗句

正愁春去对春风,忽听莺啼碧树丛。

无数飞花向帘幕,将愁尽入一声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09:51

原文展示:

春尽日闻莺
作者: 孙七政 〔明代〕

正愁春去对春风,
忽听莺啼碧树丛。
无数飞花向帘幕,
将愁尽入一声中。


白话文翻译:

春天即将结束,我对着春风感到忧愁,
忽然听到黄莺在碧绿的树丛中啼叫。
无数的花瓣纷纷扬扬飘向窗帘,
将我心中的愁绪全都带入了那一声啼鸣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正愁:正感到忧愁。
  • 春去:春天过去。
  • 忽听:突然听到。
  • 莺啼:黄莺的叫声。
  • 碧树丛:绿色的树木聚集在一起。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帘幕:窗帘、帷幕。

典故解析:

  • :在古典诗词中,黄莺常常象征着春天和生机,代表着美好的自然与生活。
  • 飞花:古代诗词中常用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美丽,也可寄托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七政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末尾,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离去,心中充满了惆怅与失落。黄莺的啼鸣和飞花的飘落恰好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表现出对春天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春尽日闻莺》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愁思。诗的开头,诗人正沉浸在春天即将结束的忧虑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随着“忽听莺啼”,自然的音韵瞬间唤醒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莺啼不仅是春天的声音,更是生命的希望与生机。接着,诗人描绘了无数飞花向窗帘飘落的景象,这种飘洒的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将他内心的愁绪化作了飞花,随风而逝。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得当,情感层层递进,既有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也有对生命美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正愁春去对春风:诗人面对春风,心中充满忧愁,反映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
  2. 忽听莺啼碧树丛:突然听到黄莺的啼鸣,瞬间引发了对春天的联想和情感的波动。
  3. 无数飞花向帘幕:描绘花瓣纷飞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4. 将愁尽入一声中:将心中的愁绪寄托在莺啼之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的释放。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莺的啼鸣赋予情感,表现出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 对仗:如“飞花”与“窗帘”的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飞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莺啼则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新生与希望。
  • : 代表春天的声音与生命的活力。
  • 飞花: 表现短暂之美和流逝的时光。
  • 帘幕: 象征着生活的空间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A. 燕子
    B. 黄莺
    C. 鹦鹉

  2. 诗人对什么感到忧愁? A. 春风
    B. 春天的结束
    C. 飞花的飘落

  3. “无数飞花向帘幕”中,飞花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春尽日闻莺》与《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春尽日闻莺》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出不同的主题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选读》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谢钱处和惠燕坐支颐莲 将进酒·君唐虞兮臣皋夔 题清虚庵三首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其三 和曾守东郊赏梅兼送范子芬 陪宣抚置酒南楼 独步南园寄子忱 持节回呈王枢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痈的成语 霸王别姬 包含兵的成语 博而不精 父字头的字 四蔽 鼻字旁的字 练戒 跳戏 弃子逐妻 慢志 穷神知化 檃括 百年到老 臼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包含闲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