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33
山中赠蔡子木
作者: 皇甫汸 〔明代〕
华省非常玩,青山聊对君。
心将守空寂,迹许谢尘氛。
竹涧晴鸣雨,松关昼偃云。
倘逢名岳去,禽向得同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山中闲适生活的感受。诗人觉得在华省过得很愉快,青山也与友人相对而谈。心中渴望守住这份宁静,愿意抛弃尘世的喧嚣。竹林中在晴天时,雨声清脆可闻;松树间,白昼时云朵懒散地榻着。假如有朝一日能游览名山,鸟儿也愿意与我同行。
皇甫汸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山水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蔡子木在山中相聚之时,表达了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友谊。创作旨在通过山水之美抒发内心的情感,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这首《山中赠蔡子木》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对青山、竹涧、松关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首句“华省非常玩”便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华省的玩乐之中,发现自然的美好与朋友的珍贵。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内心的空寂与对尘世纷扰的拒绝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竹涧中的雨声和松间的云影,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令人感受到一种安宁与自由。最后一句“倘逢名岳去,禽向得同群”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渴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特色,竹涧、松关等自然元素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化了主题思想。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心境,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心灵的寄托和自然的交融,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宁静与自然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尘世纷扰的拒绝。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属,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诗中提到的“华省”是指哪个地方?
“倘逢名岳去”中“名岳”意指什么?
诗中的“竹涧晴鸣雨”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山水诗的美学特征,以及诗人们在自然面前所表现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