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6
聚敛非王政,偏私岂建中。
天资伤忌刻,性学欠昭融。
贤辅终疏斥,奸邪是显庸。
治平虽有志,才小竟成空。
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诗人认为,聚敛权力并不是君主应该采取的统治方式,偏私也不可能建立中庸之道。天资的嫉妒和刻薄使得人才能够受伤,而性情与学问之间缺乏融合。贤能之士最终被排斥,而奸邪之徒却显得十分庸碌。尽管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但由于才干不足,最终一切都是徒劳的。
这首诗在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时,提到了“贤辅”和“奸邪”两个角色,这可以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政治斗争相联系。贤辅被排斥的现象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王允与吕布之间的权力斗争,而奸邪之辈的上位则常常导致国家的衰败。
作者介绍:孙承恩,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他的诗歌常常探讨社会与政治,表现出对时政的关心。
创作背景:在明代晚期,政治腐败、权力斗争,以及社会动荡使得许多文人对国家的前景感到忧虑。孙承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以抒发对德宗统治的不满。
这首《德宗》通过对统治者施政方式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直接指出了权力集中和偏私对治理的恶劣影响,认为这样的做法与王道政治背道而驰。接下来的句子则从个人才能的角度分析,指出由于嫉妒与刻薄,真正有才之人无法施展抱负,反而被排斥。最后两句总结了尽管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由于缺乏真正的才华,这一切最终都难以实现。整首诗中,诗人用简练而深刻的语言,直指当时政治的病态,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怀与对未来的担忧。这不仅是对德宗的一种批判,更是一种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聚敛非王政”的意思是:
A. 权力集中是明智的
B. 权力集中不是正确的治理方式
C. 权力分散是有效的
“贤辅终疏斥”中的“贤辅”是指:
A. 坏人
B. 有才之士
C. 决策者
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忧郁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