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

时间: 2025-05-12 18:56:03

诗句

自古词林枝叶,皆从根柢中来。

万卷须窥藏室,一尘莫点灵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8:56:03

原文展示:

自古词林枝叶,皆从根柢中来。万卷须窥藏室,一尘莫点灵台。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诗词的枝叶花朵,都是从根基中生长出来的。要想理解其中的奥妙,就必须深入书房,细心观察,绝不能让一丝尘埃污染灵魂的净土。

注释:

  • 词林:诗词的树林,比喻诗词的繁茂。
  • 枝叶:比喻诗词的内容和形式。
  • 根柢:根基、基础,指诗词创作的根本所在。
  • 万卷:形容书籍数量之多。
  • :偷窥、观察。
  • 藏室:书房,藏书的地方。
  • 灵台:灵魂的净土,这里比喻心灵的明净状态。
  • 一尘莫点:一丝污垢都不能沾染,强调心灵的纯净。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强调的“根柢”与“灵台”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对于文人修养和内心世界的重视。诗人通过描绘诗词的创作过程,强调知识和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明,号惭愧,生于宋代,主要以诗词和文论见长。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文学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求学的场合,作者向王元渤求取斋名,意在求得更高的文学修养和精神境界。反映出当时文人对文化追求的执着以及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开头以“自古词林枝叶,皆从根柢中来”引出主题,诗人指出,所有的诗词艺术都源自于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强调了学习与积累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在古代诗词创作中尤为常见,体现了文人对知识和修养的尊重。

接下来的“万卷须窥藏室”则是一种鼓励,提醒人们要不断探索、学习,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对知识的渴求和深入的思考。在这里,“藏室”不仅指物理的书房,更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智慧宝藏。最后一句“一尘莫点灵台”则传达了对心灵纯净的追求,强调了在追求知识和艺术的过程中,内心的清净与专注是多么重要。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静而深邃,表现了作者对诗词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真知、修身养性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行强调诗词的根基和来源,树立了诗词创作的理念。
    • 第二行呼吁读者深入学习,强调对知识的渴求。
    • 第三行通过比喻表达心灵的纯洁与安宁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词比作树木,强调其生长的根基。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文学创作的基础与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提倡一种求知与内省的精神。

意象分析:

  • 词林:象征诗词的繁荣与发展。
  • 根柢:象征知识的基础。
  • 藏室:象征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 灵台:象征心灵的纯净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词林”的意义是?

    • A. 诗词的多样性
    • B. 诗词的基础
    • C. 诗词的繁荣
    • D. 诗词的历史
  2. “万卷须窥藏室”中“藏室”指的是?

    • A. 书房
    • B. 心灵
    • C. 学校
    • D. 图书馆
  3. “一尘莫点灵台”强调的是?

    • A. 知识的追求
    • B. 心灵的纯净
    • C. 诗词的技巧
    • D. 社会的责任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商叟的作品相比,杜甫在《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但更侧重于社会现实的描绘与感慨。而李商叟的作品则更聚焦于个人修养与文化追求,反映了不同的创作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商叟与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雨复寒遣怀 示友 月岩 老病 夜观秦蜀地图 闲适 戊辰立春日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 纵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雪霜 言字旁的字 世故人情 鱼跃龙门 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澜 肉字旁的字 任达不拘 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莺的成语 连枝同气 铁藓 硬黄 卝字旁的字 娇揉造作 金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师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