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从侄柞索兰 其一》

时间: 2025-07-30 12:37:05

诗句

幽兰似佳人,不以色自炫。

忽漫度微风,芳馨袭庭院。

缅怀湘中君,含情发深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37:05

原文展示:

幽兰似佳人,不以色自炫。
忽漫度微风,芳馨袭庭院。
缅怀湘中君,含情发深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幽兰的美丽,像极了佳人,却不以色彩来炫耀自己。微风轻轻吹过,幽兰的芳香扑面而来,弥漫在庭院之中。诗人怀念湘中的那位君子,心中充满了深切的情感和眷恋。

注释:

  • 幽兰: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
  • 佳人:美丽的女子,这里用来形容幽兰的美。
  • 微风:轻柔的风,象征着自然的轻盈。
  • 芳馨:指香气,这里用来形容幽兰的香味。
  • 湘中君:指诗人心中怀念的人,可能是与湘水有关的某位君子。
  • 深眷:深厚的思念和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继涵,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尤其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怀念一位故友或爱人之际,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幽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幽兰,不同于其他花卉,它以清雅的姿态和淡淡的香气而闻名,象征着高洁和内涵。诗人以“佳人”来比喻幽兰,暗示了他对美的追求不仅仅在于外表的艳丽,更在于内在的品质。诗中提到的“微风”和“芳馨”,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唤起了人们对美好回忆的向往。

“缅怀湘中君,含情发深眷”一句,情感上的转折,使得整首诗从对自然美的描写,转向对人情的思考。湘水流淌,象征着思念的延绵无尽,诗人对那位君子的深情厚谊,透过这份怀念,被深切地表达出来。这种情感不仅是对某个具体人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谊的渴望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兰似佳人:幽兰的清雅和高洁如同美丽的女子,暗示其内在的美。
  2. 不以色自炫:幽兰不以艳丽的颜色来吸引目光,强调内在的品质比外表更为重要。
  3. 忽漫度微风:轻风拂过,幽兰的香气四散,描绘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4. 芳馨袭庭院:幽兰的香气弥漫,增添了庭院的雅致,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5. 缅怀湘中君:诗人对湘中某位君子的怀念,表现出深厚的情感。
  6. 含情发深眷:表达了对这位君子的深情眷恋,情感真挚而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幽兰比作佳人,强调其独特的魅力。
  • 拟人:赋予幽兰以“自炫”的能力,突出其内涵。
  • 对仗:如“幽兰似佳人”和“芳馨袭庭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兰:象征高洁、内涵和独特的美。
  • 微风:象征轻盈与自然的和谐。
  • 芳馨:象征美好事物的芬芳与吸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把幽兰比作什么?

    • A. 花
    • B. 佳人
    • C. 风
  2. 诗人怀念的“湘中君”是指?

    • A. 一位朋友
    • B. 一位女子
    • C. 一位君子
  3. 诗中描述的“芳馨”袭向哪里?

    • A. 山谷
    • B. 庭院
    • C. 河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杜甫在描写自然时,前者更为奔放,而后者则深沉内敛,均有对佳人的思念与自然的赞美。两者在主题上的共通点在于对美的向往与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差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子云春日杂兴五首 次韵子云途中见寄 隐静山二首 其一 溪山堂次韵 郑仲南五梅图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 叶丞相最高亭 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水龙吟(溪中有浣衣石) 八冬苦雨祷晴幸应刘若讷惠诗为贺因次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楼居 一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耳闻目览 虫字旁的字 急处从宽 脚刹 伊阙 革字旁的字 惊瞩 一息奄奄 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赤胆忠肝 冒行 歌吟笑呼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