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6:05
风物凄清对倚栏,云根班坐缘醋宽。
留将明月空庭满,摘向骊龙秋水寒。
勾漏不知丹几转,摩尼忽自现团栾。
祥光夜夜凌无极,疑作天南斗气看。
在凄清的风景中,我倚着栏杆,周围的云朵像是依靠在斑驳的山石上。
我让皎洁的明月洒满空庭,试图把它摘下来,投向骊龙般的秋水中。
转瞬之间,勾漏(指天上的星斗)不知变换了多少次,摩尼宝珠忽然在眼前显现。
那祥和的光辉夜夜升腾,仿佛是在窥视南天斗的气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林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他的创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仲秋时节,正值月明之夜,作者在崔白石的宅邸对着圆石,感受着秋天的气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感悟。
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气息与宁静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现出一种清雅而又略带凄凉的情感。首句的“风物凄清对倚栏”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描绘了秋天的清冷与寂寥。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通过月光的洒落与水波的映照,表现出一种空灵与恬淡的美。
在意象方面,“明月”和“秋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月亮的光辉与水面的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和谐美。之后的“勾漏不知丹几转”则引入了星辰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最后,诗人通过“祥光夜夜凌无极”,将视野延展至无尽的宇宙,表现出一种哲理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开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和哲思的融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明代诗人对生活深邃的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月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启迪与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反思与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骊龙”象征什么?
A. 力量
B. 美丽与尊贵
C. 平淡无奇
答案:B
“摩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光明
C. 努力
答案:B
诗人通过“明月洒满空庭”表达了什么心情?
A. 失落
B. 期待
C. 宁静和满足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