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54:47
扫坟经北郭,拂面尽西风。
伞逐飞禽舞,人从曲径通。
老牛眠竹巷,村妇爨林丛。
饮罢农家酒,孤城落日红。
在北边的郭外扫墓,西风轻轻拂面。
伞随飞鸟翩翩起舞,行人沿着曲折的小路而来。
老牛在竹林小巷中安静地休息,村里的妇女在林间生火做饭。
喝完农家酒,孤城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红润。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诗中的意象如“孤城”与“落日”常见于古典诗词中,象征着孤寂与时间的流逝,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及逝去时光的思考。
作者介绍:陈登科,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描写自然与乡村生活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田园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可能是在某个秋冬季节,作者在扫墓时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通过扫墓这一活动引发的对生命、乡村与自然的思考。
《扫坟口占》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古诗,诗中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描绘,展现了质朴的乡村生活和对亡者的追思。首句“扫坟经北郭”引出扫墓的主题,展示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拂面尽西风”传达出秋冬的寒意,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诗人运用“伞逐飞禽舞”的比喻,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伞的舞动似乎与飞鸟的活动相呼应,这样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也让人感受到一丝生机。在描绘村庄日常生活中的“老牛”和“村妇”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勾画出一个和谐美好的乡村画面,令人向往。
最后“饮罢农家酒,孤城落日红”两句,结束在一幅静谧的画面中,孤城在夕阳映照下显得更加孤寂,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孤独感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蕴,展现了诗人对乡土的热爱、对生死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扫墓和乡村生活的场景,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故人的追忆,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扫坟经北郭”中的“扫坟”指的是什么活动?
诗中提到的“老牛”象征了什么?
“孤城落日红”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