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般若招提晓坐》

时间: 2025-07-12 13:51:26

诗句

夜雨洗山岩,朝来翠独湿。

趺坐学观空,清风满香积。

正因字本无,而我好翰墨。

心即等死灰,未了人间孽。

窗竹皆虚心,庭松多劲节。

体此长青树,原不在虚实。

何况钟鱼间,梵理更无得。

坐久闻妙香,慈航如可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3:51:26

原文展示:

夜雨洗山岩,朝来翠独湿。
趺坐学观空,清风满香积。
正因字本无,而我好翰墨。
心即等死灰,未了人间孽。
窗竹皆虚心,庭松多劲节。
体此长青树,原不在虚实。
何况钟鱼间,梵理更无得。
坐久闻妙香,慈航如可接。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雨水洗涤了山石,清晨的翠绿显得格外湿润。
我静坐在这里,学习观空,清风吹来,香气满盈。
正因为文字本身是无的,我却对书法情有独钟。
我的心如同死灰,依然未能解脱人世的烦恼。
窗外的竹子皆是虚心,庭院中的松树则多了几分刚劲。
这种长青的树木,根本不在于虚实之间。
更何况在钟声与鱼跃之间,梵理更是无所可得。
我静坐已久,闻到了妙香,仿佛慈航可以接引我。

注释:

  • 趺坐:指盘腿而坐,常用于修行或冥想。
  • 学观空:学习观察空性,代表一种哲学思考。
  • 翰墨:指书法和绘画。
  • 死灰:比喻内心的麻木与无生气状态。
  • 虚心:谦虚、不执着。
  • 梵理:指佛教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妙惠,清代诗人,善于吟咏,作品多以禅宗思想为主,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寻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般若招提晓坐》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歌,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体现出他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描绘了“夜雨”和“朝来翠”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清新和生机。接着诗人以“趺坐学观空”引入静坐的状态,表明他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通过“清风满香积”的意象,诗人感受到自然的馈赠,似乎在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中间部分提到“字本无”,反映出诗人对文字与书法的思考,似乎在表达文字的局限与心灵的自由。诗句“心即等死灰,未了人间孽”则揭示了诗人对人间烦恼的感叹,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无奈与超脱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坐久闻妙香,慈航如可接”结束,寓意在静坐中感悟到的美好与希望,仿佛有一种慈悲的力量可以引导他走出烦恼。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内心的深刻理解,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雨洗山岩:夜晚的雨水如同洗涤,使得山岩更加清新。
  2. 朝来翠独湿:清晨的绿意显得格外湿润,呈现出清新的自然气息。
  3. 趺坐学观空:静坐学习观察空性,反映出一种修行的状态。
  4. 清风满香积:清风吹拂,带来了香气,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与内心的宁静。
  5. 正因字本无:文字本质上是无的,表达了对文字的思考。
  6. 而我好翰墨:尽管如此,我仍然喜欢书法。
  7. 心即等死灰:内心如同死灰,缺乏生气。
  8. 未了人间孽:仍未解脱于人间的烦恼与苦难。
  9. 窗竹皆虚心:窗外的竹子谦虚而虚心,暗示一种对自然的态度。
  10. 庭松多劲节:庭院中的松树则显得刚劲有力,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11. 体此长青树:这种长青的树木,体现了持久与生生不息。
  12. 原不在虚实:长青与虚实并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内心的理解。
  13. 何况钟鱼间:在钟声与鱼跃之间,更是无所可得。
  14. 梵理更无得:对于梵理的追求,似乎更是无法获得。
  15. 坐久闻妙香:静坐已久,闻到了妙香,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16. 慈航如可接:如果能得到慈悲的引导,仿佛可以被接引。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即等死灰”比喻内心的麻木。
  • 对仗:如“窗竹皆虚心,庭松多劲节”对比竹子与松树的特性。
  • 拟人:窗竹和庭松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索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表达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诗人在静坐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展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和谐的禅宗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雨:象征洗涤与净化。
  • :代表生机与希望。
  • 清风: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虚心、谦逊的象征。
  • :坚韧与长青,代表生命的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趺坐”指的是什么? A. 行走
    B. 静坐
    C. 跳舞
    D. 跑步

  2. “心即等死灰”中的“死灰”象征着什么? A. 活力
    B. 麻木与无生气
    C. 热情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 《登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般若招提晓坐》在情感深度上的相似。

参考资料:

  • 《中华诗词大典》
  • 《清代诗人研究》
  • 《禅宗与诗歌的结合》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交枝 玉交枝/忆秦娥 玉交枝/忆秦娥 玉交枝/忆秦娥 玉交枝 玉交枝 上元屏山生日,过堪喜斋,滇生大司马属咏白牡丹 玉交枝/忆秦娥 其三 玉交枝/忆秦娥 其一 玉京谣·雪后独游江亭 玉京谣 客广南三月,龟冈独酌,辄动乡思,倚梦窗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绵区 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隙末凶终 支支吾吾 包含揖的词语有哪些 泄泻 采字旁的字 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豺狼横道 瓜字旁的字 涸鱼得水 秃宝盖的字 色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识度 蜜里藏刀 一纸空文 除结尾的成语 扼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