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2:0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2:07:12
《沁园春 哭汝充大兄》
作者: 周贻繁 〔清代〕
却艾披榛,用舍惟贤,不见古人。
叹重湖浪静,臣心似水,沧溟月冷,宦梦如云。
廿载辛劳,千秋义愤,麟阁何人图画新。
轩裳贵只到头难得,清白名存。
交游此日谁亲。
记昔岁长开堂上鐏。
看英芬尚在,香森桂树,光风未远,秀携兰荪。
往事空悲,馀年易尽,休道蘧蘧幻境真。
擘愁处又令原草绿,无限伤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追忆与哀伤。诗中提到的"艾"和"榛"象征着人生的艰辛与岁月的苍凉,"不见古人"则是对昔日友人的怀念。重湖的波澜似乎在反映诗人内心的波动,"臣心似水"则暗示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无奈。经过了二十年的辛劳,诗人对历史的义愤未减,但感慨却无人能续新篇。现今交游的亲疏让人失落,昔日的辉煌与美好回忆犹在,然而往事的悲凉与易逝让诗人无奈。最后,以"原草绿"来表达对未来的希冀与伤感。
作者介绍:周贻繁,清代诗人,其诗词风格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周贻繁的一生经历了动荡的时代,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对故人汝充的追忆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与对往事的思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沁园春 哭汝充大兄》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悼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怀念与无尽的哀伤。开头几句以"却艾披榛"引入,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艰难与困苦,表达了对古人无法相见的惋惜。重湖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波动形成鲜明对比,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随后,诗人回忆起二十年的辛劳与千秋的义愤,展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渺茫。诗中提到的“麟阁”与“轩裳”暗示着对理想与名利的追求,却又让人感到无奈,因为这些终究难以实现,真正的清白名声反而显得难得。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昔日的友情与辉煌,伴随着对往事的空悲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终在“无限伤神”中收尾,情感的波澜起伏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臣心似水”)、对仗(如“廿载辛劳,千秋义愤”)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情感更为深刻。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怀念与哀伤为主线,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珍贵,表达了对历史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却艾披榛”指的是:
A. 美好的生活环境
B. 艰难的生活环境
C. 友谊的温暖
“臣心似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激昂
B. 悲伤
C. 轻松
诗中“廿载辛劳”指的是:
A. 诗人年轻的岁月
B. 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C. 诗人经历的辛苦岁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