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4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48:19
喜迁莺·暮春清昼
作者:耿时举 〔宋代〕
暮春清昼。
政莺啭夏林,棠阴初秀。
鼓角欢雄,旌旗明灭,
宝马又还西骤。
山水六朝堪画,
宫阙千门如绣。
印悬斗。
盛元戎小队,
花间迎候。
芳酎。
为公寿。
带雨梨花,
未用啼红袖。
玉帐风前,
胡床月下,
谈笑要清群丑。
桃叶渡船应在,
太白酒楼依旧。
暂回首。
看槐班爰立,
沙堤成就。
在暮春的清朗日子里,
黄莺在夏日的树林中啼鸣,棠树的阴影初现生机。
鼓声和号角声欢快而雄壮,旌旗在风中时隐时现,
宝马车又向西方疾驰而去。
这山水如同六朝时期的画卷,
宫阙千门宛如绣品一般。
星斗高悬,
盛大的军队小队在花间迎接。
美酒芬芳,
祝愿公寿长。
带着雨露的梨花,
不需要用红袖子轻轻拭泪。
在玉帐前的风中,
在胡床下的月光中,
谈笑间要清除众丑。
桃叶渡船应在,
太白酒楼依旧如昔。
暂时回首,
看槐树的班级正立,
沙堤的成就。
作者介绍:耿时举,宋代诗人,以擅长古体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暮春时节,正值春夏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生活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喜迁莺·暮春清昼》是一首描绘春夏交替时节美好生活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开头的“暮春清昼”便为全词奠定了宁静而清新的基调,随后的描写中,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如“政莺啭夏林”,将黄莺在树林中的啼鸣与夏日的气息相结合,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词中不仅描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还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情景。如“鼓角欢雄,旌旗明灭”,生动地表现出节庆的欢乐氛围,展现了人们在迎接春夏的欢快心情。同时,诗人通过“桃叶渡船应在,太白酒楼依旧”,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似乎在唤起读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共鸣。
整首词将自然与人文景象巧妙结合,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生活的深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浓浓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写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政莺”是什么动物?
“鼓角欢雄”中的“欢雄”指的是什么情景?
诗中提到的“桃叶渡船”是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