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7: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7:45:42
解佩令 柳
作者: 孙鼎臣 〔清代〕
春波南浦。轻尘亭坞,约空烟,荡成柔缕。
一晌青青,不会得别离情苦。
送斜阳白门春暮。紫鞭停处,碧衫凭处。
镇低迷,天涯归路。泪眼东风,随晓梦化成飞絮。
更何时化将愁去。
春风荡漾在南岸的水边,轻轻的尘土在亭子和小湾间飘荡,仿佛与空中的烟雾交融,形成了柔和的丝线。
整整一个下午的青翠景色,让人无从体会别离的苦楚。
送走了斜阳,白门的春天已近暮色。
紫色的鞭子停在那儿,绿色的衣衫也靠在那里。
低沉的心情迷失在天涯的归路上,泪眼随着东风,化作清晨的梦境,飘散如飞絮。
再也不知道何时能将这愁苦化去。
孙鼎臣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解佩令 柳》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人情感复杂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解佩令 柳》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春波南浦”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仿佛春风轻拂,波光粼粼。接着,诗人以轻尘、空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恬静的春日午后。
“一晌青青”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美好时光的珍贵,而“不会得别离情苦”则转瞬带入了深沉的情感,令读者体会到离别所带来的苦痛。随后,诗人描绘了斜阳下的景象,紫鞭与碧衫的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诗人内心的迷惘与思索。
结尾部分,泪眼与东风的结合将愁苦与梦境紧密相连,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愁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离别与愁苦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中“春波南浦”指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泪眼东风”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比较《解佩令 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愁苦,但李清照的词更显女性的细腻,而孙鼎臣的词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