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解佩令 吧灯蛾》

时间: 2025-04-26 21:08:09

诗句

灯蛾种性。

迷沉苦境。

只贪寻、烛中花影。

抵死身投,被烂炙、犹然不省。

全错认、流萤艳冷。

向明有意,因怀暗景。

奈无功、忍死俄顷。

识破炎光,不自炙、亡形亡命。

落清凉、境中独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8:09

原文展示:

解佩令 吧灯蛾
作者: 刘志渊 〔元代〕

灯蛾种性,迷沉苦境。
只贪寻烛中花影。
抵死身投,被烂炙犹然不省。
全错认流萤艳冷。
向明有意,因怀暗景。
奈无功忍死俄顷。
识破炎光,不自炙亡形亡命。
落清凉境中独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灯蛾的本性,它们常常迷失在痛苦的境地中,只贪图烛火下花影的美丽,甚至不惜以身投火,依然毫无觉悟。它们误认流萤的光辉为艳丽的景象,向光明追去,却因心中隐藏的黑暗而感到痛苦。最终,尽管识破了火焰的危险,却依旧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只有在清凉的境地中才能感到一丝独特的兴致。


注释:

字词注释:

  • 灯蛾:一种夜间飞舞的昆虫,喜欢围绕灯光飞舞。
  • 烛中花影:烛光下花的影子,象征光明与美丽。
  • 抵死身投:不惜以身投火,形容灯蛾对光明的执着追求。
  • 流萤:萤火虫,代表微弱的光亮。
  • 炎光:烈火的光芒,象征危险。
  • 清凉境:指一种宁静、舒适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未明确引用古典典故,但“灯蛾扑火”的意象常用来比喻追求光明而导致自我毁灭的情形,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和悲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志渊是元代诗人,擅长表现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他的诗风多变,既有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也有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灯蛾的比喻,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光明与快乐中遭遇的困境和痛苦,暗含对生命的思考与警示。


诗歌鉴赏:

《解佩令 吧灯蛾》通过灯蛾这一形象,深刻探讨了人类在追求美好事物时的盲目与无知。灯蛾对烛光的向往和执着,象征着人们对欲望和光明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自我毁灭。诗中描述灯蛾被火焰所吸引,却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死亡,反映了个体在面对诱惑时的脆弱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识破炎光,不自炙亡形亡命”,表达了即使认清了真相,依然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冲突,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清凉感,寓意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灯蛾种性,迷沉苦境。
    描述灯蛾的天性,总是迷失在黑暗与痛苦之中。

  2. 只贪寻烛中花影。
    表达它们只贪恋烛光下的美丽影子,象征对光明的渴望。

  3. 抵死身投,被烂炙犹然不省。
    形容灯蛾宁愿以身投火,也不知危险的存在。

  4. 全错认流萤艳冷。
    错误地将流萤的微光视为美丽,反映出对真实与幻象的混淆。

  5. 向明有意,因怀暗景。
    说明灯蛾向光明前进,却因心中的黑暗而感到困扰。

  6. 奈无功忍死俄顷。
    最终却无所作为,只能在瞬间忍受死亡的逼近。

  7. 识破炎光,不自炙亡形亡命。
    虽然识破了火焰的危险,却仍无法逃脱命运的桎梏。

  8. 落清凉境中独兴。
    只有在清凉的环境中,灯蛾才能感受到一丝独特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灯蛾比作执着追求光明但最终自我毁灭的人。
  • 拟人:灯蛾被赋予了情感和欲望,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 对仗:如“抵死身投”和“被烂炙犹然不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在追求光明与美好事物时的盲目,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欲望与危险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蛾:象征追求光明的个体。
  • 烛中花影:代表虚幻的美好。
  • 流萤:象征微弱的希望。
  • 炎光:象征危险的诱惑。
  • 清凉境:象征宁静与自我觉醒的状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反映了人性中的追求与迷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灯蛾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追求光明的人
    B. 追求财富的人
    C. 追求名利的人
    D. 追求知识的人

  2. “抵死身投”意味着什么? A. 宁愿死也要追求
    B. 逃避危险
    C. 选择安静生活
    D. 放弃一切追求

  3. 诗中提到的“流萤”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微弱的希望
    C. 迷人的幻影
    D. 真实的光亮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艰难的现实。
  • 李白《月下独酌》:探讨孤独与生命的意义。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志渊的《解佩令 吧灯蛾》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光明与孤独的不同理解。刘志渊的作品更加强调追求光明的危险,而李白则表现了在孤独中寻求自我解脱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选》 - 详细介绍元代诗人的作品背景和风格。
  2. 《古典诗词鉴赏》 - 提供古诗词的分析和鉴赏技巧。

相关查询

次韵大人待次吴陵邑五首 其一 西江月·山镇红桃阡陌 蝶恋花·只恐深夜花睡去 临江仙·宝观岧嶢飞雉堞 西江月·艳曲醉歌金缕 白雪 虞美人(题灵山广禅院) 南乡子(九日黄刚定再索席间作) 浣溪沙(少蕴内翰同年宠速,遣妓隐帘吹笙,因成一阕) 定风波(与叶少蕴、阵经仲、彦文燕骆驼桥,少蕴作,次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运期 厄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才贯二酉 得开头的成语 视人如伤 包含卿的成语 细胞器 石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生死肉骨 包含袤的词语有哪些 预耕 因机立胜 弹开头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一岁九迁 崔嵬 距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