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1:39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作者: 王鹏运〔清代〕
笑揖青山,便从此云归也得。
试认取半塘东畔,峰峦闟辟。
陶令未开三益径,扈君早办千秋宅。
更无烦记莂告山灵,应相识。
碑漫拟,征西勒。
冢未近,要离侧。
只随宜呼取,酒人诗伯。
地下竟偿偕隐愿,区中何日劳生息。
和长吟神往白杨风,秋萧瑟。
白话文翻译:
我微笑着向青山致意,便可以选择归云而去。试着去认领半塘东边的景致,那里的峰峦开阔。陶渊明还未开辟三益的道路,你已经为我准备了千秋之宅。更不必烦恼去告知山灵,想必它是熟悉的。碑文虽未完工,征西的马蹄声依旧响起。坟墓虽不近,还是要离开。只需随意呼唤,那位酒中诗人。地下我终于偿还了隐居的愿望,何时才能在这个地方安生息息?与长吟一同憧憬白杨树下的风,秋天的萧瑟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鹏运,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常带有哲理思考,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追求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致,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逸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整首《满江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归隐的渴望。诗的开头以“笑揖青山”引入,带着轻松与愉悦,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出一种亲近与和谐的关系。而“便从此云归也得”则暗示了诗人的向往,即能够自由自在地归隐于自然。
接着,诗人提到陶渊明这个隐士,表明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未开三益径”来表现诗人心中对理想居所的期待,显示出他对陶渊明的崇敬与追求。后面几句提到的“碑漫拟,征西勒”则描绘了自然与世俗的交错,尽管有些世俗的纷扰,但诗人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结尾的“地下竟偿偕隐愿”,将诗人的隐居愿望与现实结合,表达出一种安宁的心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无限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选择题:
王鹏运在《满江红》中提到的隐士是: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填空题:
诗中提到“地下竟偿____隐愿”,填入合适的词语。
判断题:
《满江红》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是/否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鹏运的《满江红》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鹏运的诗更强调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陶渊明则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宁静。两者在意境上相辅相成,共同传达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