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1: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1:29:24
减字木兰花 其三
作者:沈祖棻
弦歌未了,忍信狂风推蕙草。
小队戎装,更逐啼鶑过粉墙。
罗衣染遍,双脸胭脂输血艳。
碧海冤深,伤尽人间父母心。
这首诗描绘了未能尽兴的歌舞场景,面对狂风的侵扰,仿佛在推搡着蕙草。小队的士兵们身着戎装,更是在啼叫的杜鹃声中,越过了粉墙。罗衣的红色染遍了双脸,犹如胭脂流淌般鲜艳。碧海的冤屈如此深重,伤透了天下父母的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祖棻(1870年-1942年),字仲华,号白云,近代诗人,擅长词曲,受传统文化熏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切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与民众的苦痛。
《减字木兰花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动荡时代下的复杂心境。开篇“弦歌未了,忍信狂风推蕙草”,以音乐意象引入,生动展现了欢愉的场景被突如其来的风暴打断,既有自然的无情,也暗示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接着“小队戎装,更逐啼鶑过粉墙”,士兵们的身影在啼叫的杜鹃声中显得格外凄凉,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离别与思乡之痛。
“罗衣染遍,双脸胭脂输血艳”,此句通过鲜艳的色彩展现了战斗的惨烈,血与美的对比使得哀痛愈发深刻。最后“碧海冤深,伤尽人间父母心”,通过海的深沉与父母心的伤痛,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战争无情的控诉与对人间亲情的深切关怀。
整首词情感细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对亲情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弦歌未了,忍信狂风推蕙草。
小队戎装,更逐啼鶑过粉墙。
罗衣染遍,双脸胭脂输血艳。
碧海冤深,伤尽人间父母心。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家庭亲情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对人性深处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弦歌未了,忍信狂风推蕙草。”中的“弦歌”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啼鶑”是什么?
本诗表达的主题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