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4-27 09:53:16

诗句

栖鸦满树。

借问行人何处去。

满树栖鸦。

不信行人尚有家。

云鬟雾鬓。

心上眉间多少恨。

雾鬓云鬟。

倚遍危楼十二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3:16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顾随

栖鸦满树。借问行人何处去。
满树栖鸦。不信行人尚有家。
云鬟雾鬓。心上眉间多少恨。
雾鬓云鬟。倚遍危楼十二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树上满是栖息的乌鸦,我向路过的行人询问他们要去哪里。
满树的乌鸦,我不相信这些行人还有自己的家。
她那云雾般的发饰、轻柔的鬓发,心中积压着多少怨恨。
她那轻柔的鬓发、云雾般的发饰,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尽情眺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栖鸦:栖息的乌鸦,象征孤独和离别。
  • 云鬟、雾鬓:形容女子的发型,云雾缭绕,优雅而美丽。
  • 危楼:高耸的楼阁,表明视野开阔及内心的孤独。

典故解析

  • “借问行人何处去”:表达了对他人去处的关心,暗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倚遍危楼十二阑”:指的是高楼的栏杆,象征着对外界的眺望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3-1948),字白云,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作多以传统诗词为基础,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动荡不安的时代,顾随通过描绘孤独的情景,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困境和对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清新优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孤独的景象。首句“栖鸦满树”便营造出一种萧索的气氛,乌鸦作为孤独与离别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的“借问行人何处去”,不仅表达了对他人命运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迷茫与不安。

随着诗句的深入,云鬟雾鬓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美的存在。然而,这种美并未掩盖心中“多少恨”的情感,反而在对比中愈加显现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最后一句“倚遍危楼十二阑”,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依靠在高楼的栏杆上,饱览风景,却也显得无比渺小和孤单。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对比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对美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栖鸦满树:描绘了树上栖息的乌鸦,暗示孤独。
  2. 借问行人何处去:向路过的行人询问,表现出对他人生活的关注。
  3. 满树栖鸦。不信行人尚有家:不相信行人有家,反映出对孤独的感受。
  4. 云鬟雾鬓。心上眉间多少恨:描写女子的美丽形象,内心却藏着怨恨。
  5. 雾鬓云鬟。倚遍危楼十二阑:在高楼上眺望,表达对外界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鬟雾鬓”形容女子的发型,增强美感。
  • 对仗:如“云鬟雾鬓”与“雾鬓云鬟”,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孤独与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苦楚与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孤独与离别。
  • 云鬟雾鬓:象征美丽和柔情,暗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危楼:象征着对外界的眺望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栖鸦满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表达美好
    • B. 象征孤独
    • C. 描绘生活
  2. “云鬟雾鬓”中的“云”形容了什么?

    • A. 颜色
    • B. 形状
    • C. 质感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顾随的这首诗更加表现出对孤独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婉约与柔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女性视角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 《顾随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九日登东山时适郑节推重建双忠庙落成 九日会饮翠麓 九日三首 其三 九日饯友人出郭纪游次韵 其一 九日 九日忆俞若晦 九日宴李德充中大家次韩三十六丈韵作 九日世杰见赠茶叶赋谢兼寄纫诗 九日圣驾阅寿宫奉命同丰城李侯守崇文门时有綵罗之赐 其二 九日登芦台怀于鳞元美兄弟明卿诸君子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声的成语 鱼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娩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仙韶 干开头的成语 照奸 逞妍斗色 包含架的成语 酒病花愁 幺字旁的字 将错就错 缯繂 横征苛敛 干字旁的字 乍同乍异 穷考 娉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