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7:08
路入犬羊群,城寒雉堞曛。
居人只尚武,过客谩投文。
马怯奔浑水,雕沈莽苍云。
沙田积蒿艾,竟夕见烧焚。
道路通向狗羊成群的地方,城堡在寒冷的黄昏中显得格外萧瑟。
当地的人们只懂得武力,过路的行人随意抒写文章。
马儿害怕在混浊的水中奔跑,雕鸮在苍茫的云雾中沉没。
沙田里满是蒿草,直到晚上才见到火焚烧的景象。
作者介绍:喻凫,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风格质朴而深刻。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一个寒冷的傍晚,诗人经过一片荒凉的乡村,目睹了当地人对武力的崇尚和对文化的忽视,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晚次临泾》是一首描绘边境寒冷景象的诗作,喻凫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冷清、荒凉的乡村景象。诗的开头“路入犬羊群”描绘出路旁的景象,暗示着乡村的宁静与平静。然而,“城寒雉堞曛”则揭示出城镇的冷清和萧条,给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感觉。
在对比居人和过客的行为时,诗人进一步展现了社会的现实。居人“只尚武”,说明当地人对武力的崇尚,而过客“谩投文”则显示出他们对文化的轻视和不屑,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人的冷落和对战争的热衷。
接下来的意象中,马的“怯”与雕的“沈”则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奈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一句“沙田积蒿艾,竟夕见烧焚”则以强烈的画面感,表现出自然的荒凉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示了复杂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如“马怯”、“雕沈”)、对仗(如“城寒雉堞曛”对“沙田积蒿艾”)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反映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无奈与孤独,呼唤对文化和和平的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犬羊群”主要象征什么?
“居人只尚武”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竟夕见烧焚”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