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0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01:50
题中庆学庙壁二首 其二
素王万世师,国经有常祀。
滇南古荒服,荐祼岂异礼。
王宫正南面,温厉思敬止。
豆笾具威仪,登献何纚纚。
升歌永齐商,琴瑟散宫徵。
共言唐法曲,岁久复惉懘。
陋邦何足徵,居夷圣所儗。
于皇人文化,道大孰与比。
六经如日月,洞照无远迩。
叙秩敦彝伦,百王同一轨。
邈哉天何言,悠悠政如此。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礼仪和文化的崇敬。诗中提到:“素王”作为万世的师表,强调国家的礼仪应当常常祭祀。滇南的荒服,表明即使在偏远地区,祭祀的礼仪也不应有所不同。王宫正南方向,反映出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和敬畏。诗中提到的豆笾、乐器,象征着在祭祀时的威仪和庄重。升歌齐唱,乐器和谐,强调了对唐代法曲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的礼乐逐渐被遗忘。诗人感叹,即使在偏僻的地方,也应当保持文化的传承。最终,诗人探讨了文化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认为“六经”如同日月,照耀着世间的道理,表明理政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文矩,元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古代礼仪的铭记为主。其诗风清新,语言凝练,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时期,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使得诗人产生了对古代礼仪和文化的思考,旨在呼唤人们对传统价值的重视。
这首诗以对古代文化和礼仪的崇敬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怀。诗中通过对礼仪的细致描写,表现出古代社会对祭祀的重视和敬畏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豆笾”、“琴瑟”等,构建了一个庄重而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古代礼乐的和谐与美好。此外,诗中提到“六经如日月,洞照无远迩”,不仅强调了文化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政的深刻理解。在全诗中,诗人与古代文化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表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凝练和富有韵律感。同时,诗人通过意象的运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古代文化与礼仪展开,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许,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素王”指的是谁?
诗中强调的“六经”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题中庆学庙壁二首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