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后海疆》

时间: 2025-05-21 10:26:22

诗句

澎湖不毛地,民渔鱼以生。

番戎岂好利,要为城下盟。

倒海难湔恨,将军竟立名。

庞涓何足恤,祇是恤编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0:26:22

原文展示

澎湖不毛地,民渔鱼以生。
番戎岂好利,要为城下盟。
倒海难湔恨,将军竟立名。
庞涓何足恤,祇是恤编氓。

白话文翻译

澎湖是一片贫瘠之地,人民依靠捕鱼为生。
那些边疆的蛮族难道是为了利益而来,他们只是为了在城下立下盟约。
即使大海也难以洗去这些仇恨,将军却因此而留下了名声。
庞涓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只不过是对那些苦苦挣扎的百姓表示同情。

注释

  • 澎湖:地名,指澎湖列岛,是中国台湾海峡的一部分。
  • 不毛地:指土地贫瘠,无法生长作物。
  • 民渔鱼以生:百姓以捕鱼为生。
  • 番戎:指边疆的少数民族,通常是指外族或蛮族。
  • 城下盟:在城下立下的盟约,暗示外族的威胁。
  • 倒海:比喻大海的波涛,难以洗净仇恨。
  • 将军竟立名:将军因战功而名声显赫。
  • 庞涓:指历史上魏国的名将,意指对敌人过于宽恕。
  • 恤编氓:指对平民百姓的同情与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光汉,清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他的诗风简练,情感真挚,常以抒发个人感受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外敌入侵与内忧外患交织之时。诗人以澎湖为背景,表达对边疆民众艰苦生活的担忧,反映了清代末期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后海疆》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诗作,透过澎湖这一背景,诗人表达了对边疆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关注。诗中“澎湖不毛地”一开篇,就直接点明了地方的贫瘠,突显出边疆人民的生存艰难。接着,诗人提到“番戎岂好利”,暗示外族对利益的渴求并非出于善意,而是为了在城下立约,表明了对外族入侵的警惕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倒海难湔恨,将军竟立名”一句,反映了历史的复杂。即使是再大的海洋也无法洗去人们心中的仇恨,而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是否真能解决根本问题?最后一句“庞涓何足恤,祇是恤编氓”,则是对历史人物的反思,表达了对真正关心百姓疾苦的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无奈与愤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李光汉通过对边疆生活的生动描绘,勾勒出一幅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历史画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澎湖不毛地:直接揭示了澎湖的贫瘠和荒凉,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2. 民渔鱼以生:说明当地人民的生存方式,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3. 番戎岂好利:质疑外族的动机,暗示敌人并不单纯。
  4. 要为城下盟:强调外族的威胁,盟约意味着压迫和不安。
  5. 倒海难湔恨:比喻无论怎样也无法洗去心中的仇恨,情感深邃。
  6. 将军竟立名:指战功显赫的将军,反映出对个人功名的讽刺。
  7. 庞涓何足恤:提到历史人物,反映对战争带来的悲剧的感慨。
  8. 祇是恤编氓:对百姓的关怀成为诗人最终的呼声,表达了对社会底层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海比作洗去仇恨的力量,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外族动机的不信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人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苦难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强调了对普通百姓的关怀,反映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澎湖:象征着贫瘠与困境。
  • 番戎:代表外敌与威胁。
  • :象征着宽广与无情,也是仇恨难以洗去的象征。
  • 将军:象征着历史的英雄与无奈,代表着个人与国家命运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后海疆》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光汉
    • C. 杜甫
  2. 诗中“澎湖不毛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赞美
    • B. 悲伤
    • C. 幸福
  3. “倒海难湔恨”指的是什么?

    • A. 海的深度
    • B. 无法洗去的仇恨
    • C. 美丽的风景

答案

  1. B. 李光汉
  2. B. 悲伤
  3. B. 无法洗去的仇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名作,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忧虑。
  • 《春望》:同样是杜甫的作品,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诗词对比

  • 《后海疆》与《登高》: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展现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但在表达上,李光汉更侧重于边疆的艰辛,而杜甫则更为广泛地反映了国家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光汉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李光汉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红衣 其一 用石帚韵赋瓶中残荷 惜红衣 其三 年时与叔问有买邻之约,逡巡未就,今将卜居吴氏听枫园,书报叔问,申以是词,再用姜韵 惜红衣 其一 中秋踏月,过叔问夜话,兼忆伯宛海滨索居情况,用梦窗韵 惜红衣 其一 张园秋晚,草木变衰,昭倚扶病来游,感话近事,和白石 惜红衣· 惜红衣 残荷和江子愚 惜红衣 秋晓与钱珊舟三潭观荷 惜红衣 惜红衣•楚中午日同赋 惜红衣·和六和辞郑大登高约韵。郑园高不可攀,余亦惮行。登高而怯高,老可知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虚此行 包含穿的成语 极界 几字旁的字 重字的笔顺怎么写?重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首字旁的字 拦街 和风丽日 心组字有哪些?带心的汉字大全_汉字偏旁学习 林下风度 庶尹 兵连祸结 三点水的字 马首是瞻 烟的笔顺怎么写?烟的笔画顺序详解 丶的字有哪些?带丶的汉字大全 酉字旁的字 邪不胜正 遗老孤臣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