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5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50:44
香刹庄严甲鄯州,湟西净土此堪游。烟笼宝篆蟠蝌蚪,风动幡幢醒钵虬。贝叶朝翻云满阁,部笳宵吹月当楼。好将一滴杨枝水,洒濯边尘慰杞忧。
这座香火旺盛的寺庙在鄯州之上显得格外庄严,湟西地区的净土真是值得一游。烟雾缭绕中,宝篆的形状仿佛蟠曲的蝌蚪;风吹动着幡幢,唤醒了沉睡的钵虬。贝叶经文在朝阳中翻动,云雾弥漫的阁楼上;夜晚,笛声在月光下轻轻吹响。希望用一滴杨枝的清水,洒去周边的尘埃,以此安抚我的忧虑。
蒲秉权,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常以佛教文化为背景,展现出深厚的文化涵养。
此诗写于作者在瞿昙寺宿夜之际,借景抒情,表达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体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理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瞿昙寺的壮丽与宁静。开篇即以“香刹庄严”来引入,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接下来的“湟西净土此堪游”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美好与神圣。诗中多处运用自然意象,如“烟笼宝篆”、“风动幡幢”,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象征着宗教中的灵动与变化。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贝叶朝翻”与“部笳宵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夜晚的笛声与月光交织,增强了诗的意境。在结尾处,诗人以“好将一滴杨枝水,洒濯边尘慰杞忧”收束,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超然,以及对心灵净化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的描述,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写宁静的寺庙环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传达了对尘世烦恼的解脱与内心的安慰。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蒲秉权
C. 杜甫
D. 白居易
“香刹庄严甲鄯州”中的“甲”指的是?
A. 村庄
B. 超越
C. 破碎
D. 低下
诗中提到的“杨枝水”用于?
A. 喝水
B. 洗净内心的忧虑
C. 祭祀
D. 观赏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