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2: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2:35:05
潮阳庵赠空上人
释今邡 〔明代〕
草阁俯前川,凭崖只数椽。
路连峰顶寺,厨引涧中泉。
白日龛灯彻,清宵梵响圆。
闻师耽寂寞,住此已多年。
这首诗描写了一处草屋,俯视着前面的河流,房屋的数量只有几间。通往山顶寺庙的小路与之相连,厨房则引来山涧的泉水。白天,佛龛的灯光透彻,夜晚,梵音的回响悠扬。听闻大师执着于寂寞,已经在这里住了多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意境中渗透着佛教的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的依恋,反映了明代文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邡(公元1585年-1653年),明代僧人,诗人,主张隐逸生活,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在潮阳庵修行,寄情于自然,表达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潮阳庵赠空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间庵堂,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修行的和谐共生。前两句“草阁俯前川,凭崖只数椽”描绘出庵堂的简陋与自然环境的亲密,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接下来的“路连峰顶寺,厨引涧中泉”则展示了庵堂与寺庙、小溪之间的联系,表明修行生活虽然简朴,但却是与自然紧密相连,充满了灵性。
“白日龛灯彻,清宵梵响圆”两句,进一步描摹了庵堂的日常景象,白天有灯光透彻的佛龛,夜晚则可听到悠扬的梵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最后一句“闻师耽寂寞,住此已多年”则点出了诗歌的核心思想,表达了对大师修行生活的理解和认同,表现出一种对孤独与寂静的甘愿接受。
整首诗浑然一体,意境深远,流露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静谧生活的渴望,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新、宁静的修行环境,传递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草阁”指的是什么?
A. 高楼
B. 草搭的小屋
C. 石头建筑
“厨引涧中泉”中的“涧”是指什么?
A. 大河
B. 小溪
C. 湖泊
诗人在这里住了多少年?
A. 一年
B. 几十年
C. 多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潮阳庵赠空上人》和王维的《山中问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美好,但王维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释今邡则更注重修行的内心体验。两首诗都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表达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明代诗人的思想及其作品背景,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