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07
赋胡贵常所寓西楼
早挟台山紫翠光,来栖高处足徜徉。
浮云相伴身为客,落月应同梦到乡。
雁笛入联饶独唱,凤箫在袖待双翔。
拍怀湖海何妨共,倘许扶携上大床。
早晨怀揣着台山的紫色和翠绿的光辉,来到高处安身,悠然自得地徜徉。浮云陪伴着我,身为客人,落月应该也会与我同梦回乡。雁鸣的笛声与我独自唱和,凤箫在袖中等待双双飞翔。拍打着胸怀,湖海无妨一起分享,倘若能携手共上那宽阔的大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才情出众,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赋胡贵常所寓西楼》写于作者在西楼的闲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诗作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寄托。
这首诗以“西楼”为引子,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以“早挟台山紫翠光”引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台山的“紫翠光”不仅是自然光辉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浮云相伴身为客,落月应同梦到乡”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主题。在高楼之上,浮云如影随形,诗人感受到孤独的同时,也希望能与月亮共同分享乡愁。接着描写音乐的“雁笛”和“凤箫”,这两种乐器的意象让整首诗充满了音乐的美感,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拍怀湖海何妨共,倘许扶携上大床”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友人或恋人的深切期望,愿意与其共享生活的点滴,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渴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情感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友谊,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台山”象征什么?
“浮云相伴身为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歌最后一句中提到的“大床”隐喻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