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复柬先生纪行之什二十首 其十 丹阳》

时间: 2025-05-07 09:23:01

诗句

丹阳郭里夜闻箫,无限离情付柳条。

却忆故人千里外,山青月白思遥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3:01

原文展示:

《次复柬先生纪行之什二十首 其十 丹阳》
作者: 胡奎

丹阳郭里夜闻箫,无限离情付柳条。
却忆故人千里外,山青月白思遥遥。


白话文翻译:

在丹阳的郭里,夜晚传来箫声,
无尽的离愁化作了柳条的轻柔。
我却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
青山与白月之间,思念愈发遥远。


注释:

  • 丹阳:地名,指丹阳城,位于今江苏省境内。
  • 郭里:城郭之内的地方,指丹阳的城中。
  • :一种古老的竹制乐器,常用于抒情。
  • 离情:离别时的情感。
  • 柳条:柳树的枝条,象征柔软与思念。
  • 千里外:形容距离遥远。
  • 山青月白:描绘自然景色,青山与明月的意象。
  • 思遥遥:思念的心情显得无比悠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奎,明代诗人,字子胤,号疏影,生于江苏,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的旅行途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反映了离别之际的情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夜晚的箫声引发对故人的思念,表现出深切的离愁。起初,诗人被夜晚的音乐所打动,这种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美,更是情感的寄托。箫声在宁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离愁。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历史诗歌中常见,而胡奎则用柳条作为象征,展现了情感的柔软与脆弱。

接着,诗人转向对故人的追忆,尽管相隔千里,青山与明月的意象又增添了一层自然的背景,映衬着他对故人的思念。诗中“山青月白”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故人如同这青山白月般的纯净与遥远,增强了思念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阳郭里夜闻箫:诗人身处丹阳城,夜晚听到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无限离情付柳条:离愁如柳条般柔软,象征着愁绪的细腻和脆弱。
  • 却忆故人千里外:尽管周围宁静,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飞向远方的朋友。
  • 山青月白思遥遥:青山和白月相映成趣,表达了对故人无尽的思念,仿佛时间和空间都无法阻隔这份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柳条,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山青月白”形成了和谐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箫声、柳条、青山、白月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和画面。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与离愁,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柳条:代表柔情与思念。
  • 山青月白:自然的美与思念的遥远交织,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阳郭里”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安徽
    • C. 浙江
  2. “却忆故人千里外”中“千里”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友人的距离遥远
    • B. 诗人的孤独
    • C. 自然的广阔
  3. 诗中的“柳条”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离愁
    • C. 自然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寺》与本诗一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念,但李白更多地侧重于表达孤独感。而胡奎则通过箫声和柳条传达出更加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渔父 乡思 渔父 渔父词(其五) 渔父词三首 其一 渔父 渔父词 渔父三首 其二 渔父 渔父词 其一 渔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青开头的成语 包含湮的词语有哪些 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国而忘家 彐字旁的字 肉瘤 边民 诛暴讨逆 包含要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放诞任气 遗簪堕履 敬谨 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有 糸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遮行 礼乐崩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