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8:42:51

诗句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

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

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

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

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

断送馀生事,惟酒可忘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42:51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其一
向子諲 〔宋代〕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
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
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
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
得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
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
芳气袭衣裘。断送馀生事,
惟酒可忘忧。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闰月里,有什么美好的事呢?一年中却有两个中秋。补天的修月人已经离去,千古以来人们都在想念那些风流人物。年少时在南昌的幕下,更得到了洪、徐、苏、李等人的陪伴,快意地游玩。送走日头眺望西岭,得月时登上东楼。四十年过去了,我们两人还是白头苍苍。谁知道沧海变成陆地,萍踪已漂落南州。忍不住问神京如今在哪里,幸好还有芗林的秋露,芳香袭来浸透衣裘。断送余生的事,唯有酒能让我忘忧。

注释

  • :指农历的闰月,表示一个年份中有两个同样的月份。
  • 补天:出自《山海经》,传说女娲用五彩石补天。
  • 风流:指才华横溢的人物,常指文人雅士。
  • 南昌:指南昌城,历史上曾是许多文人聚集之地。
  • 萍迹:比喻漂流不定的踪迹。
  • 神京:指京都,通常指当时的首都。
  • 芗林秋露:芗林是指一个地方的名字,秋露则象征着清新和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諲,字子諲,号青山,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词曲,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抒情风格,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在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美好记忆的感慨,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其一》是一首深情而感伤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怀旧。开篇的“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以问句形式引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接着,诗人回忆起年少时的欢愉与友人相伴的快乐,展现出一种曾经的繁华与热闹。

“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眷恋。而“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则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人生如浮萍,无法把握。最后,诗人以“惟酒可忘忧”总结全诗,表达出对酒的依赖,酒成为他忘却烦恼的唯一解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从自然景观到个人经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怀旧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质疑闰月的意义,表现出对时间的无奈感。
  • 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提到传说中的人物,表达对历史名人的追忆。
  • 少日南昌幕下:指年轻时的快乐回忆。
  • 快意作清游:描绘与友人游玩的愉快情景。
  • 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描写自然景观,增添诗意。
  •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对岁月的感叹,体现人事无常。
  • 谁知沧海成陆:象征变化与不可预知的命运。
  • 忍问神京何在:对过去的追问,体现对故土的思念。
  • 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自然美好带来的慰藉。
  • 断送馀生事,惟酒可忘忧:总结,酒是解忧的唯一方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逝的水,表现无常。
  • 对仗:如“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增强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似乎有情,增添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命、时间和友谊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和对未来无常的无奈,通过酒来寻找片刻的安慰和忘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秋:象征团圆与思念,反映人们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 西岭、东楼:自然景观的描写,象征着远方和理想的追求。
  • 秋露:象征清新和美好,带来一丝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闰”是指什么?

    • A. 一年中的某个月
    • B. 一种花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节气
  2.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谊的感激
    • B. 对时光的感叹
    • C. 对爱情的期待
    • D. 对生活的满足
  3. “惟酒可忘忧”说明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 A. 对生活的热爱
    • B. 对酒的依赖
    • C. 对友谊的渴望
    •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向子諲《水调歌头 其一》与苏轼《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向子諲更侧重于个人的怀旧与孤独,而苏轼则更为乐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爱山台 瑞鹤仙 喜雨三首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五用出郊韵三首 天仙子(舟行阻风) 青玉案(和刘长翁右司韵)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 四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郇庖 孳蔓难图 国无幸民 谋谟帷幄 尢字旁的字 野性难训 辛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多的成语 龝字旁的字 昔结尾的成语 狼心狗肺 福界 珩佩 怒发冲冠 应运而生 手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