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5:54
原文展示
寄讯龚御史翔麟
江桥卜筑意粗安,闻道田居十亩宽。
不使车尘喧户外,尽容山色到檐端。
镫前绿酒双鱼洗,雪后红衣一钓竿。
料得时巡春有信,种花应许上楼看。
白话文翻译
在江桥边选择建房,心情大致安定,听说田地居所有十亩宽广。
不让车马的尘土喧闹到门外,尽可能让山色映入屋檐之下。
在灯前用绿酒洗涤双鱼,雪后穿上红衣,手持一根钓竿。
料想春天按时巡游,种下的花应该允许上楼观赏。
注释
- 江桥卜筑:在江桥边选择建房。
- 意粗安:心情大致安定。
- 田居十亩宽:田地居所有十亩宽广。
- 车尘喧户外:车马的尘土喧闹到门外。
- 山色到檐端:山色映入屋檐之下。
- 镫前绿酒双鱼洗:在灯前用绿酒洗涤双鱼。
- 雪后红衣一钓竿:雪后穿上红衣,手持一根钓竿。
- 时巡春有信:春天按时巡游。
- 种花应许上楼看:种下的花应该允许上楼观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写给龚翔麟的,龚翔麟是当时的御史,诗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问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首联“江桥卜筑意粗安,闻道田居十亩宽”,表达了诗人在江桥边建房后的安定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颔联“不使车尘喧户外,尽容山色到檐端”,进一步以对比手法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颈联“镫前绿酒双鱼洗,雪后红衣一钓竿”,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尾联“料得时巡春有信,种花应许上楼看”,则寄托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桥卜筑意粗安:诗人在江桥边选择建房,心情大致安定。
- 闻道田居十亩宽:听说田地居所有十亩宽广,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不使车尘喧户外:不让车马的尘土喧闹到门外,强调田园的宁静。
- 尽容山色到檐端:尽可能让山色映入屋檐之下,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 镫前绿酒双鱼洗:在灯前用绿酒洗涤双鱼,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细节。
- 雪后红衣一钓竿:雪后穿上红衣,手持一根钓竿,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 料得时巡春有信:料想春天按时巡游,寄托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 种花应许上楼看:种下的花应该允许上楼观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车尘喧户外”与“山色到檐端”的对比,突出了田园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
- 拟人:“尽容山色到檐端”中的“尽容”赋予了山色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美好,寄托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桥:象征着诗人的居所,宁静而美好。
- 田居:象征着田园生活,宽广而宁静。
- 山色: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宁静而深远。
- 绿酒:象征着田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 红衣:象征着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 钓竿:象征着田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桥卜筑意粗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不安
B. 大致安定
C. 焦虑
D. 兴奋
- “不使车尘喧户外”中的“车尘”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城市的喧嚣
C. 田园的宁静
D. 诗人的闲适
- “料得时巡春有信”中的“时巡”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诗人的巡游
C. 自然的循环
D. 诗人的期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寄讯龚御史翔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朱彝尊的诗更加细腻,王维的诗更加空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
- 《中国古代田园诗选》
- 《王维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