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3: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3:40:07
重归宜春偶成十六韵寄朝中知己
作者: 袁皓 〔唐代〕
水香甘似醴,知是入袁溪。
黄竹成丛密,青萝夹岸低。
暖流鸂鶒戏,深树鹧鸪啼。
黄犬惊迎客,青牛困卧泥。
有村皆绩纺,无地不耕犁。
乡曲多耆旧,逢迎尽杖藜。
殷勤倾白酒,相劝有黄鸡。
归老官知忝,还乡路不迷。
直言干忌讳,权路耻依栖。
拙学趋时态,闲思与牧齐。
稻粮饶燕雀,江海溢凫鹥。
昔共逢离乱,今来息鼓鼙。
恩仁沾品物,教化及雕题。
上贡贞元禄,曾叨宠记批。
何须归紫禁,便是到丹梯。
珍重长安道,从今息马嘶。
这首诗描绘了水乡的宁静与美丽,水流甘甜像美酒,流入袁溪。黄竹丛生,青藤低垂在岸边。温暖的水流中,鸳鸯嬉戏,深林里传来鹧鸪的啼鸣。黄犬惊喜地迎接客人,青牛懒惰地卧在泥里。村子里的人都在纺织,没有一块地不在耕耘。乡里有很多年长的人,迎接客人时都拄着拐杖。热情地劝酒,酒中有美味的黄鸡。归隐生活虽有些羞愧,但回家的路依然清晰。直言不讳,忌讳不在意,权力的道路更不愿去依附。拙劣的学问追随时尚,闲逸的思考只想与牧羊人齐平。稻谷丰收,燕雀纷飞,江海泛滥,鸭子成群。过去经历了离乱,现在却安静下来。恩惠滋润万物,教化深远。上贡给贞元年间,也曾受到宠幸的记载。何必回到紫禁城,来到这丹梯也已足够。珍惜长安的路,从今以后不再马嘶。
袁皓,唐代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较少见于记载,但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写于诗人重回故乡的时刻,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对过去的回忆。
《重归宜春偶成十六韵寄朝中知己》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和乡村自然景致的作品。诗人在游历归乡后,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袁溪的自然风貌与乡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全诗用词清新,意境幽雅,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头通过“水香甘似醴”描绘了清澈的水流,暗示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接着,诗人用“黄竹成丛密,青萝夹岸低”展现了水边的自然景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乡土氛围。诗中多处描写动物的生动场景,如“暖流鸂鶒戏,深树鹧鸪啼”,增加了生活的活力与真实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故乡村落的描写,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联系。例如“有村皆绩纺,无地不耕犁”,表现了村民的勤劳与和睦,生动地传达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最后,诗人以“珍重长安道,从今息马嘶”结束,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淡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珍视,反映出一种归隐的心态与对繁华世界的淡然。
选择题:诗中“水香甘似醴”中的“醴”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乡曲多耆旧,逢迎尽__”的空格应该填什么?
判断题:诗人对繁华的生活表现出向往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