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2: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2:43:08
风尘劳岁月,今复过西湖。
山水真知己,楼台旧画图。
春光堤上早,客思雨中孤。
独向空濛望,莺花问有无。
在风尘仆仆的岁月中,如今我再次来到西湖。
山水是我真正的知己,楼台依稀是旧时的画卷。
春光在堤上已经显露,游子的思绪在雨中显得孤单。
我独自向着空濛的天空远望,问问黄莺和花儿是否依然在。
本诗中提到的“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历代文人墨客都将其作为吟咏的对象。西湖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也是人们心灵寄托的地方。
作者介绍:鲍鼎铨,生于清代,诗人、书法家,以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甲寅年新春时分,作者在雨中重游西湖,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在新春时节的孤独感受。诗的开头“风尘劳岁月”,勾勒出诗人经历的辛劳岁月,暗示着他在外漂泊的生活与心灵的疲惫。接着“今复过西湖”,表明诗人重游旧地,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山水真知己,楼台旧画图”一联,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山水成为他心灵的知己,楼台则象征着美好的回忆。诗人在春天的阳光下,感受到堤岸上早已绽放的春光,然而“客思雨中孤”却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正如春雨般细腻,却渗透了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独向空濛望,莺花问有无”,在空濛的视野中,诗人渴望与自然对话,询问春天的莺花是否依旧,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自然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西湖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孤独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风尘劳岁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疲惫
C. 忧伤
答案:B
诗人对西湖的感情是:
A. 喜爱
B. 厌恶
C. 无所谓
答案:A
“独向空濛望”中的“空濛”指的是:
A. 清晰
B. 模糊
C. 晴朗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